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数据 > 最新发布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日期:2024-09-29 08:31 来源:综合处
【字体:

治蜀兴川七十五载  奋楫笃行铸就辉煌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七十五载砥砺前行,七十五载春华秋实。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发扬勤劳智慧、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砥砺奋进,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发展动能加速转换,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如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以昂扬姿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一、经济发展迈上台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山河锦绣,自有作为担当。75年来,四川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废待兴,到“一五”“二五”“三线建设”初步奠定经济发展的基础,到改革开放、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再到西部大开发、经济进入高速发展快车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经济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奋力书写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壮美篇章。

(一)综合实力跨越提升

经济总量连跨新台阶,1952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GDP)仅24.6亿元,1973年突破百亿、达到103.9亿元,用21年时间实现百亿跨越;1991年突破千亿、达到1016.3亿元,用18年时间实现从百亿到千亿的跨越;2007年突破万亿、达到10562.1亿元,用16年时间实现从千亿到万亿的跨越;2023年达到60132.9亿元,跃居全国第5位、稳居西部第1位。GDP占全国的比重由1952年的3.6%提高到2023年的4.8%。经济发展保持稳健,按不变价格计算,1953—2023年四川经济年均增长8.0%、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其中,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经济增速连续20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以来,四川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2020—2023年均增长5.2%、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发展质效大幅提升,1952年,四川人均GDP仅为53元,1957年超过百元、1990年超过千元、2006年超过万元,2023年达到71835元、突破1万美元,按不变价格计算,1953—2023年年均增长7.1%、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

(二)地方财力明显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财政来源匮乏,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规模不断增加。1978年,四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足40亿元,1989年超过百亿元,2008年超过千亿元,2023年达到5529.1亿元,是1978年的148.2倍,1979—2023年年均增长11.7%;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78年的3.9%提高到4.7%,财力增加为四川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1978年的35.7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12732.8亿元,增长356.5倍,1979—2023年年均增长13.9%。

(三)市场活力加快释放

市场主体是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市场活力加快释放,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初期,全省市场主体总量仅10万户左右,1984年突破100万户,2023年末超过900万户。市场主体竞争力明显增强,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044家,是1998年的3.6倍,实现营业收入4.9万亿元,企业数量和规模总量位列西部第一;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0001户,是2012年的3.4倍。民营经济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2023年末,四川省民营经济主体达到876.7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7.3%;2023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2195.1亿元,是1978年的5030.5倍,按不变价格计算,1979—2023年年均增长16.5%、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6.8个百分点。

二、结构调整蹄疾步稳,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产业兴则经济兴,结构好则发展好。四川是国家战略大后方,75年来,四川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加快建设服务国家全局体现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产业备份基地,更好维护国家产业和经济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更加闪耀

四川是农业大省。改革开放后,率先开展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聚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加快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农业总量跨越增长,195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4.6亿元,1980年突破百亿元、2002年突破千亿元,2023年达到6056.6亿元,稳居全国前列,按不变价格计算,1953—2023年年均增长3.8%。农业生产能力明显提升,耕地灌溉面积从1949年的51.9万公顷增加到2023年的299.4万公顷,增长4.8倍;2023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为5027.2万千瓦,是1978年的14.4倍。守牢粮食安全底线,2023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3593.8万吨,创2000年以来新高,是1949年的3.3倍;油菜籽产量354.4万吨,是1952年的21.5倍。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构建,生猪出栏6662.7万头,是1949年的51.1倍,居全国第1位;水果产量1490.4万吨,是1949年的363.5倍;水产品产量178.9万吨,是1949年的894.5倍。

(二)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

四川是我国为数不多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31个制造业大类的省份。四川工业起步于“一五”时期,奠基于“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后,四川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兴省制造强省,因地制宜培育优势产业,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工业大省的重大跨越。工业实力不断壮大,1952年全省工业增加值2.6亿元,工业化率仅为10.5%;1973年工业化率首次超过30%;改革开放后,四川工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84年工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1997年超过千亿元,2013年迈过万亿大关,2023年达到16705.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1953—2023年年均增长11.4%,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改革开放初期,机械、食品制造、纺织皮革、化学和冶金占全省工业的八成左右;随着行业结构持续优化调整,优势行业加快发展,对全省工业贡献突出,2023年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7万亿元。产品供给能力逐步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产品达到489种,生铁、粗钢产量分别达到1983.6万吨、2688.8万吨,分别是1949年的1964.0倍、3021.1倍;汽车产量97.5万辆,是2000年的40.8倍;微型计算机设备、手机等产品实现从无到有。

(三)服务业主导地位凸显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四川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业逐步擎起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支撑和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服务业贡献日益突出,1952年,四川服务业增加值6.4亿元,仅占GDP的25.9%;改革开放后,服务业快速发展,1985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百亿,1997年突破千亿;2013年突破万亿;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50%;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2769.5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至54.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62.5%;按不变价格计算,1953—2023年年均增长9.4%,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0.5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3997.4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1%提高至6.6%;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均由2015年的不足500家增至2023年的逾千家。

三、科技创新百花齐放,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革故鼎新,方能破除各种藩篱,带来万千景象。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75年来,四川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不断为全省经济发展增动能添活力。

(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四川是科教大省,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国家恢复高考、素质教育、高校扩招等一系列教育改革,四川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2023年全省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2万所,其中普通高校137所、比1952年增加127所;在校生(不含成人本专科)1544.8万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从1952年的不足万人增加到216.4万人;专任教师102.3万人,其中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从1952年的1000余人增加到11.0万人。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2023年末,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4.4%,比2000年提高63.0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7.9%,比2012年提高29.5个百分点。

(二)人才优势充分彰显

四川是人口大省,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优势。就业总量稳定增长,2023年就业人口达到4722万人,是1952年的2.3倍。就业结构持续优化,随着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1952年的86.5∶4.4∶9.1转变为2023年的32.5∶23.3∶44.2,非农就业人员占比提高54.0个百分点;随着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力流动提速,城乡就业结构由1952年的9.7∶90.3调整为2023年的53.9∶46.1,城镇就业人员占比提高了44.2个百分点。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文盲率从1964年的39.96%下降到2020年的3.98%;大学及以上人口从1964年每10万人中仅有284人,大幅上升到2020年的13267人;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07年提高至2020年的10.27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2023年,全省拥有专业技术人才438万人,其中具有职称证书的300余万人;在川“两院”院士达到67位。

(三)创新驱动成果丰硕

四川自觉履行在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战略使命,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研发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超过百亿元,2020年突破千亿元,2022年达到1215.0亿元,是1996年的46.4倍,年均增长15.9%。研发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达2.14%,比1996年提高1.23个百分点。创新主体加快培育,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9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1万家。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有力,2023年末,四川拥有10个国家大科学装置,居全国第3位;拥有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取得突破,运20、C919大飞机机头批量交付,芯片封装载板材料实现国产化,国内首台自主创新产品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成功商用。

(四)新质生产力茁壮成长

科技创新持续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产业新产品方兴未艾,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新动能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成果转化深入推进,2023年全省专利授权量达到11.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3万件,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0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951.6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与GDP之比提高至3.2%。数字经济赋能增强,抢抓“东数西算”机遇,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四川),2023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4899.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1%,较2021年提高0.6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加快培育,2023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15.6%,较2015年提升1.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9.4%,较2015年提升15.1个百分点。

四、基础建设实现飞跃,现代化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之时,夯基固本铸就康庄大道。交通、能源、电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现代化建设必须拥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75年来,四川加快推进交通枢纽、新型能源体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基础设施不断提档升级。

(一)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建设

四川抢抓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大力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成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一极,“四向八廊”开放大通道加速畅通,实现从“蜀道难”“蜀道通”到“蜀道畅”的历史性巨变。2023年,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等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3279.7亿吨公里,是1978年的15.2倍。公路路网提档升级,全省公路里程41.8万公里,是1978年的5.1倍,居全国第1位,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806公里,居全国第3位,实现了高速公路所有市(州)通达。高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6471公里,是1978年的2.3倍,其中高速铁路里程1873.5公里,已联通20个市(州),成都东客站成为西部最大的铁路客运站、全国铁路六大枢纽客运站之一。民用航空能级扩展,成都成为国内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近7500万人次,居全国第3位,全省17座民用运输机场投用,正着力打造中国民航发展第四极。

(二)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四川是能源资源大省,水电、天然气资源丰富,是全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重要源头,全国清洁能源基地。二滩水电站、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等10余座重大水电工程建成发电,2023年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1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9759万千瓦,居全国第1位;规模以上企业水力发电量3583.3亿千瓦时,比1949年增长1.9万倍,稳居全国第1位。天然气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天然气产量602亿立方米,占全国总产量的25.9%,是1949年的5472.7倍,稳居全国第1位。

(三)信息通信网络不断完善

随着邮电网络和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完善,四川信息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种类不断丰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省邮电业务总量从1978年的仅7321万元增至2023年的1466.6亿元。移动电话实现从无到有、从1G到5G的转变,202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9671万户,移动电话基站数达59.4万个,其中4G基站33.4万个,5G基站17.4万个。互联网普及率迅速提高,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从2011年的仅668.4万户增至2023年的3767.8万户。

五、内外需求量质齐升,双循环发展互促共进

海纳百川要观汇流之势。四川是全国重要的市场腹地和内陆开放门户,75年来,四川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消费市场繁荣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四川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1952年四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14亿元,1981年突破百亿元,1996年突破千亿元,2013年突破万亿元,2023年达到26313.4亿元,跃居全国第5位,是1952年的1879.5倍,年均增长11.2%、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国际消费目的地加快建设,“蜀里安逸”消费品牌体系初步形成,成都成为全国首店经济第三城、夜间经济第一城。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2023年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达1796.9亿元,是2015年的5.4倍,年均增长23.5%,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15.1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的比重达19.8%,比2015年提高14.6个百分点。

(二)对外贸易快速提升

四川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重要历史机遇,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大踏步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1978年进出口总额4067万美元,1981年突破1亿美元,1991年突破10亿美元,2006年突破百亿美元,2020年突破千亿美元,2023年全省货物进出口额达1361.1亿美元,是1978年的3346.8倍,年均增长19.8%。高水平开放平台加快建设,现有50多个国家级综保区、高新区、经开区和121个省级开发区。对外交流合作持续深化,成功举办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西博会、科博会、糖酒会等活动。

(三)双向投资提质扩量

四川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商投资持续升温,2023年全省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创历史新高,达到245.2亿元,稳居中西部第1位;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机构)908家,存量外资企业达到5390家、总量居中西部第1位。在川落户世界500强达到381家、居中西部第1位,其中,境外世界500强达到258家。与此同时,四川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2023年,四川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37.5亿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12.4亿元、新签合同额965.9亿元。

六、区域战略贯穿始终,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

破解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必须将区域发展战略贯穿始终。75年来,四川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国家战略在四川落地见效,地区发展差距持续缩小,协调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纵深推进

四川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坚持川渝一盘棋,奋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发展能级迈上新台阶,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为6.6万亿元,2023年突破8万亿元,达到81986.7亿元,占全国、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为6.5%、30.4%;2020—2023年年均增长5.4%、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川渝多领域合作纵深推进,川渝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成效初显,开展交通、民政、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便捷生活行动,渝昆、成达万、成渝中线等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成渝城际高铁动车日均开行超100对,实现一小时通达生活圈。

(二)五区共兴协调发展成效明显

五区经济特色发展,成都平原经济区引领作用突出,2023年经济总量达到37056.6亿元,占全省的六成以上;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经济总量突破万亿,达到10090.1亿元,是2005年的8.9倍;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势头良好,经济总量达到8864.1亿元,是2005年的7.8倍;攀西经济区转型发展成效明显,经济总量达到3564.9亿元,是2005年的6.7倍;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绿色发展特色鲜明,经济总量突破千亿,达到1016.6亿元,是2005年的8.4倍。市(州)经济竞相发展,1978年,全省经济总量上10亿元的仅有成都、德阳、绵阳、南充、宜宾、达州6个市。千亿、万亿市(州)从无到有,成都市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18个市(州)跨进千亿俱乐部,9个市(州)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省域经济副中心加快培育,绵阳经济总量率先突破4000亿元,宜宾—泸州组团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新优势、做强南向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经济总量突破6500亿元;南充—达州组团构建四川东向北向开放高地、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经济总量突破5300亿元。

(三)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

四川以县域为切入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2023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49%,比2000年提高32.79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县域经济加快发展,2000年经济总量上百亿的县(市、区)仅有5个,2023年经济总量过百亿的县(市、区)增至128个,其中超过500亿元的33个,超过1000亿元的11个。强区强县强镇大力培育,2023年四川入围全国“百强区”“百强县”数量分别达到13个和7个。

七、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改革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75年来,四川始终坚持以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做到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大幅改善。

(一)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四川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精准查漏补缺、精准验收摘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省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5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解决了延续千年的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脱贫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启动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动员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补齐最突出短板,39个欠发达县域经济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追赶发展势头良好。

(二)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14元,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5227元、19978元,分别是1978年的133.8倍、170.8倍,1979—2023年年均分别增长11.5%、12.1%,均高于同期GDP增速。城乡收入相对差距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从1978年的2.9缩小到2023年的2.3。消费能力大幅提升,2023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达到29280元、17901元,分别是1978年的93.2倍、164.2倍,年均分别增长10.6%、12.0%;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9.2%降至2023的32.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73.6%降至2023年的34.1%。

(三)民生保障底线兜住兜牢

四川加快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23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426.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379.2万人,是1995年的8.1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8132.8万人;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1191.3万人、1584.8万人和1218.9万人,分别是1995年的3.3倍、8.1倍和12.2倍;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09.7万,是2005年的1.8倍。

八、社会事业繁荣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共兴

社会事业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服务与产品供给更加丰富,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逐步增强。

(一)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四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文旅资源富集、历史底蕴深厚。75年来,四川着力提升四川文化软实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定文化自信,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资源整合,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以文化强省建设助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公共文化设施加快建设,全省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分别为209个、272个、4063个,分别是1952年的52.3倍、272倍、27.8倍。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全省现有5处世界遗产、26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等级均居全国第一方阵。2023年,全省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6.3亿人次,实现门票收入61.5亿元。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四川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6年的1323.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446.7亿元,年均增长10.8%,占GDP的比重从2016年的4.02%提高至2022年的4.32%。截至2023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2724户,实现营业收入5633.6亿元,资产规模9449.6亿元,各项指标稳居西部首位。

(二)卫生健康事业全面推进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75年来,四川卫生健康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建设各项要求,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实现新的发展。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省拥有医疗卫生机构7.5万个;卫生机构床位数70.9万张,是1978年的5.1倍;卫生技术人员74.0万,是1978年的4.7倍。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我省平均预期寿命由1990年的66.3岁提高到2020年的77.8岁;婴儿死亡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0‰下降到2023年的3.9‰;孕产妇死亡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500/10万降至2023年的12.8/10万。

(三)体育事业快速发展

75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健康四川”行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等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将四川体育产业纳入全省“4+6”现代服务业体系和“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计划,予以重点培育。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仅有体育场地469个;2023年底,全省共有体育场地30.6万个,体育场地总面积2.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平方米。2018年四川体育产业增加值达530亿元、2019年突破600亿元、2021年突破700亿元,2022年达792.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4%。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羽毛球汤姆斯杯暨尤伯杯赛等体育赛事成功举办,2025年世界运动会也将在成都举办,在体育赛事影响带动下,四川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极大提升。

九、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发展底色厚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75年来,四川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牢记嘱托,树牢上游意识,扛起上游责任,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努力绘就巴山绿、蜀水清、天府蓝的美丽画卷。

(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环境质量大幅提升,2023年全省203个国考断面、142个省考断面、285个水功能区全面达标。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排名提升至第13位。绿化美化成效显著,启动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全省共有湿地公园55个,公园绿地面积超过6万公顷,绿道建设累计超过1.1万公里;共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0个。

(二)绿色转型加快推进

工业绿色转型全面提速,2023年,四川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3.1%;2022—2023年年均增长15.8%,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9个百分点,其中,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等产业加快发展,成为带动四川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以煤炭为绝对主体的能源消费,持续向多元化、低碳化、清洁化发展的能源消费转变,全省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超过37%、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左右,稳居全国前列。

(三)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四川坚定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时期降幅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2020—2023年全省单位GDP能耗已累计下降7.8%,同时,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累计减排量均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减排目标任务。

75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巴蜀儿女谱写了四川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巴蜀大地沧桑巨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四川人民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勇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未来的天府之国必定更加富足安宁、巴山蜀水必定更加秀美安澜、人民生活必定更加幸福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