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数据 > 数据解读

2020年上半年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日期:2020-07-23 02:54 来源:记者站
【字体:


​​1、四川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曾俊林答四川日报-川报观察记者问​

问题:上半年四川GDP增长0.6%,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数字?一季度四川经济明显下降,二季度出现回升,这个转折的背后支撑是什么?​

答:谢谢你的提问。刚才发布了上半年全省经济的成绩单,介绍里也说到上半年四川经济经历了从一季度的明显下降到二季度的企稳回升这么一个艰难的转折,全省经济由降转增,并实现小幅增长,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释放边际改善的强烈信号,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要么由降转增,要么降幅收窄。在一季度疫情带来前所未有冲击的前提下,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我想应该从四方面来看待上半年这个成绩单。​

第一,经济增速实现了由降转增。刚才已经说了,上半年全省GDP增长0.6%,主要经济指标止滑回升,逐月改善,这是在二季度以来,在疫情防控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复市稳步推进的情况下,取得的由降转增这个成绩。除了GDP这个关键指标以外,其他如铁路货运量、工业用电量、工业增值税等支持性指标也全面增长,物价涨幅回落,制造业采购指数PMI连续四个月处于扩张期间,上半年GDP增长0.6%,和一季度相比是回升3.6个百分点,这从经济增速来看是由降转增的情况。​

第二,从三次产业看。三次产业恢复回升,从刚才的新闻稿里可以看到,农业经济稳步恢复、小春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微增,上半年第一产业增长1.3%,增速比一季度回升1.6个百分点,这是农业。​​

工业经济稳步恢复,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看一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3月份以来连续四个月保持5%以上的增速,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比一季度回升3.4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从一季度的下降12.4%降幅收窄到0.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1.5%,比一季度大幅度提高4.9个百分点。​

服务业逐步回升,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虽然是下降了0.4%,但降幅比一季度收窄了2.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三次产业恢复回升。​

第三,三大需求逐步释放。随着多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全省投资从3月份以来已经连续四个月保持8%以上的增长态势。上半年全省投资增长5%,消费市场加快恢复。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然下降7.5%,但是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商品16个大类商品中有8个实现了增长,比一季度增加了4个商品。刚才新闻发布词里说到外贸进出口逆势长,上半年同比增长21%,连续四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这就是三大需求逐步释放。​

第四,三大收入逐步恢复。上半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5.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个百分点。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虽然同比下降5.9%,但是比一季度收窄了9.9个百分点。上半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2%,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7.6%,分别比一季度回升3和2.3个百分点。​

这就是上半年的成绩单,从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解读或者进行盘点。从盘点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上半年四川经济发展有三个明显的特点,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上半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中三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恢复回升的态势明显。从新闻稿里面可以看到,全省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向好回升的态势,GDP比一季度回升3.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一季度回升3.4个百分点,投资比一季度回升9.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一季度降幅收窄5.5个百分点,这些主要指标可以看到恢复回升的态势很明显。​

第二,好于全国的态势明显。昨天全国也发布了上半年的经济成绩单,通过和全国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四川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好于全国的势头。其中GDP增速比全国高2.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国高3.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比全国高4.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比全国低3.9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速比全国高24.2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都比全国高。​

第三,新动能加快释放的势头明显。从新闻发布词里面可以看到,新产业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5%,明显高于规上工业,也比一季度提高了1.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比如智能手表增长1.4倍,太阳能电池增长54.2%,智能手机增长14.1%。新商业模式也加快增长,网上消费增长较快。新闻稿里说了,通过网上实现的商品额增长速度21%,通过互联网进行的餐饮收入增长接近60%,部分现代新型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研究和实验服务等现代新型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8%、13.4%和32.3%,增长都比较快,而且这个快是在整个服务业下降的基本面上,这些新兴的模式、新兴的服务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上半年经济增长0.6%这个数字,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解读,解读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有这三个明显的特点。谢谢。​

2、四川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曾俊林答四川日报-川报观察记者问​

问题:四川整个态势是好于全国的,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二季度全国同比增长了3.2%,较一季度反弹了近10个百分点,四川的反弹幅度不及全国,请问这个该如何看待?​

答:你观察很仔细,问题很专业。全国公布上半年成绩单的同时,也公布了一季度、二季度、分季度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四川上半年GDP增长0.6%,一季度下降1.3%。你刚才问了一个核心问题,四川二季度增长多少?由于当季GDP核算需要丰富翔实和比较及时、时效性很强的基础资料,国家从最近一两年才开始进行核算,核算当季GDP增长速度.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国二季度GDP增长3.2%,比一季度明显回升。​

省级目前还没有开展当季的核算,但是我们也进行了专项的研究分析。初步测算研究,当季四川GDP增长3.8%左右,这个数字只能参考,不是国家核算制度算出来的。尽管是一个参考,我们也可以看到二季度和一季度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反弹,明显的恢复性增长。​

全省主要经济指标除了GDP增速当季增长3.8%左右,其他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在二季度都实现了较大程度的恢复性增长。虽然我省经济增速反弹幅度不及全国,但与全国走势一致,经济呈现稳步回升的态势。​

下半年,随着政策效应和工作推动的对冲作用的继续增强,生猪产能继续恢复带动农业稳步增长,工业有望恢复常态化增长,服务业发展逐季向好,投资项目加快推进,消费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全省经济有望加快恢复回升。谢谢。​

3、四川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曾俊林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问​

问题:上半年四川第一产业投资增长了22.9%,大幅度高于第二和第三产业。请问第一产业的投资高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答:谢谢你的提问,你观察很仔细。上半年投资快速增长、快速回升,整个投资增长5%,在主要经济指标中投资增速是比较快的,而且投资增速上半年连续三个月单月增长速度快于去年同期。​

你说的一产增长比较快,首先是省委省政府对农业高度重视的体现和反映。农业涉及粮食安全,关系到“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等民生。去年下半年以来生猪价格有高位回升,为了保住全省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省委省政府在农业投资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同时,第一产业投资总额仅占投资的3.5%,基数较低,体现了“低基数、高增速”的特点。第一产业投资的快速增长,也有力促进了第一产业增加值的较快回升。谢谢。​

4、四川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曾俊林答四川工人日报记者问​

问题1:这次经济大考成绩出来以后,我们看到高技术产业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请问新经济、新业态、新消费形态在经济回升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贡献率大概是多少?未来新经济、新业态、新消费形态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确实如你所说,我们新闻稿里面也反映出这个态势。什么态势呢?就是新业态、新模式等,以这个为主的新兴经济在上半年经济发展中表现得十分亮眼。比如新产业较快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5%,明显高于全部工业,五大现代产业增加值增长2.8%。再比如高技术产品也快速增长,刚才已经说了,新商业模式也得到了蓬勃地发展壮大,部分现代新兴服务业也保持较快增长,这些在前面我都已经介绍过。​

这些产业的较快增长,不仅有效地对冲了疫情对四川经济的影响,同时这些产业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得到了发展,所以说新经济和疫情防控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当然新兴经济发展不仅对经济有一个带动、促进和辐射带动作用,对我们的民生,对我们的就业,也有明显的促进。比如说网上办公、网上购物,在家里面就可以实现灵活就业,从前面介绍的数字中可以有这么一个体会和观点。​

至于你说的新经济到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多少?我想你肯定是看到了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全国“三新经济”增加值的状况,全面客观描绘了“三新经济”对全国的贡献。​

四川省统计局也在紧张有序开展“三新产业”经济增加值的核算,结果出来之后我们将通过一定方式向社会公开,来反映描述四川“三新产业”发展状况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和贡献程度。​

你还问到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未来发展情况怎样?我是这样体会的,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是适应了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需求,本身都有着强烈的发展动力和内生活力,同时更重要的是又顺应了疫情防控的社会发展需要,所以说新经济的发展不仅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被动选择或者权宜之计,更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主动作为和长久之计,我认为新经济、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未来必将是一片蓝海。​

问题2:二季度服务业回升情况比较好,哪些因素促进了服务业降幅收窄?服务业的后续发展需要哪些拉动?​

答:从前面的主要经济指标中可以看到,主要经济指标在上半年基本都实现了由降转增,但是有两个主要经济指标还没有实现由降转增:服务业下降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7.5%。从这些数字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服务业受疫情影响程度之深,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服务业恢复的难度之大。​

我们对一些数据,进行了一些调查,比如规上服务业企业中仍有38.6%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娱乐业仅三成企业满产,小微企业服务业中仅有55.8%的企业全面副产,这些情况不仅表明服务业受疫情影响程度之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服务业恢复之难。​

你也说到上半年为什么服务业会有较大程度的收窄,这里面又和你第一个问题有密切相关。我们也看到虽然服务业下降0.4%,但是金融业实现了增长,同时其他服务业增长是3.6%,其他服务业里边我们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也就是说和网络相关的这些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在这些产业的带动下,服务业增加值降幅收窄至0.4%。​

对于今后服务业的判断,我们有这么一个观点,上半年全省召开了服务业发展大会,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随着这些政策效益的逐步显现,我想服务业稳步回升、逐步恢复的趋势是肯定的。前几天国家有关部门也出台了文件,影院将有序有限开放,包括地摊经济,这些都会促进服务业的恢复和回升,服务业稳步回升的趋势肯定是明显的,只是相对其他行业恢复的时间较长、难度较大。谢谢。​

5、四川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曾俊林答证券日报记者问​

问题1:从今天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1-5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小幅增长,但实现的利润总额是下降的。请问目前影响全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答:你问了“工业挑大梁”相关的问题。第一是收入增长很快,但是利润出现下降。1-5月营业收入增长,利润下降5.9%,但是利润下降程度和一季度相比明显收窄,收窄9.9个百分点,同时,利润下降幅度明显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什么会出现营业收入的增长、营业利润的下降?我想从企业财务方面来看就说明什么?成本居高不下,我们调查也显现出营业利润率在下降,存货周转速度在提高,库存在增长。比如1-5月全部规上企业存货增长同比5.9%,产成品周转天数同比增长0.5天。生产成本方面,1-5月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的成本同比增加0.7元,营业收入利润率同比减少0.4个百分点。收入和利润的反差,主要是因为成本没有同步下降。​

问题2:如何看待四川工业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答:省委上半年作出了“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的工作要求,从上面的数据也可以看到工业对GDP增长贡献非常突出。从月度来看有一组数据,1-2月四川规上工业下降5.2%,3月实现了由降转增,3月增长5.5%,4-6月全部增长6.3%、5.7%、5%。也就是说从3月以后,我们连续四个月保持在5%以上的增长,这么一个趋势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取得的成绩,就表明工业恢复的态势比较强劲。​

从累计增速来看,1-2月下降5.2%,1-3月降幅转到个位数,下降0.9%;1-4月转增1%;1-5月增长2%;1-6月增长2.5%,也就是说从累计来看,我们是逐步回升向上的趋势。从这里看,我们有两点体会。​

第一,工业企业恢复回升的态势比较明显,累计增速都是在稳步回升的,上半年增长2.5%,1-5月增长2%。​

第二,从月度来看,尽管上半年达到2.5%,但是6月当月只有5%,这“5%”是什么概念?这5%仅仅高于1-2月,也就是说是这四个月以来的最低点,而且从4、5、6月可以看到,这个工业月度增速是在逐步趋缓的态势,就表明尽管工业恢复回升的态势比较强烈,但是我们的基础并不稳固,我们当月的工业增长速度在逐月下滑,这个数据下滑背后的原因我们想有这几个原因。​

第一是部分重点行业生产出现回落。我们有一个数据,和3月相比,前十大行业中有四个行业的增长速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部分重点行业生产有一个回落。第二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6月份下降2.1%,PPI的降幅未见明显收窄,就表明需求不足的隐忧没有得到缓解。第三是我们发现停产企业有所增加。第四是工业企业的订单的形势比较严峻,4-6月我省制造业在手订单指数,也就是PMI的内部构成指数,分别为44.7%、43.5%、43%,在手订单的指数低于50%是处于收缩区间,同时这三个月的订单指数是逐步在下滑,就表明工业企业企稳回升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下半年,随着“工业挑大梁”政策效应和工作推动的对冲作用继续增强,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等重点行业受需求扩张等带动有望持续较快增长,酒饮料精制茶、农副食品加工行业随着市场复苏逐步由降转增,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带动水泥、钢铁、化工等行业平稳增长,工业将延续回升态势,有望恢复常态化增长。​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