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曾俊林答四川日报-川报观察记者问:
问题:我想问一下四经普成果相比三经普的成果有哪些特别的成绩和亮点?请介绍一下。
答: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这次普查相对前三次普查来说,主要方面和前三次经济普查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和前三次经济普查有一些变动。
一是前三次普查中对个体户的普查方式有些变化,第一次经济普查,我们对个体户进行抽样调查,第二次是全面清查,这次同样采取抽样调查。
第二,和前几次相比,我们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采用电子终端上报,规上企业采用互联网填报,全面推广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和电子地图,实现了数据采集、报送、处理手段的电子化、网络化、无纸化,也就是说这次经济普查我们对企业全部实行网上填报。
第三个特点,这次进一步扩大了联网直报的范围,还全面应用了代码识别赋码技术,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这是第四次普查和前三次普查的不同。我们还有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的成果。各位记者朋友已经在网上看到过我们发布的基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对2018年GDP核算进行修订的公报,这个公报显示我们通过经济普查,对四川的2018年的GDP进行修订,修订的结果和快报相比增加2223.97亿元,这是比较大的成果。
同时,我们的产业结构通过这次经济普查也掌握得更全面。通过普查发现我们产业结构更优,我们的经济发展质量更好,我想这次和前几次经济普查相比,不仅是工作上、技术上有些改善提高,经济普查的结果也充分反映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谢谢大家。
2.四川省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曾俊林答四川日报-川报观察记者问:
问题:2019年市(州)有没有新的变化?比如两千亿市州有没有新的单位出现?谢谢。
答:这是一个比较受关注的话题。从整体看,2019年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立足本地的资源禀赋,各显神通,发展各具特点,“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稳步推进,全省区域发展呈现出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从各地发展情况看,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的格局没变,同时,各地区发展又呈现出新特点、新情况。2018年开展了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按照国家、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基于经济普查对2018年全省和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的GDP进行修订,修订后市(州)和县(区)经济总量会有所变化。依据2018年以修订后的基数为基础,按照全国全省统一的核算方法,对2019年21个市(州)的GDP进行核算,初步核算结果显示出我省区域发展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2019年全省GDP上2千亿元的市(州)有6个,如果加上成都有7个,GDP在1千亿至2千亿之间的市(州)有8个。
按照规定,统一核算以后,省统计局将授权各地在今天、明天、后天有序发布各地的GDP核算数据,省统计局也将通过相关渠道,把21个市(州)的数据适时向大家推送和发布,请大家留心关注。谢谢。
3.四川省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曾俊林答四川农村日报记者问:
问题:材料上显示,2019年四川生猪出栏出现了26.9%的下降,家禽出栏出现了增长,请您分析一下农业生产方面2019年的形势以及预测一下今年的农业生产态势。
答:你问了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尽管猪年生猪唱主角,但是整个农业生产还是保持了总体稳定,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由于生猪的影响有所减缓,但是总体平稳。
一是生猪生产虽然有所下滑,但是目前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虽然生猪出栏和存栏都有所减少,但是第四季度能繁母猪存栏量比第三季度有所提高,这表明2020年生猪的生产基础能力有所提高。
二是虽然生猪出栏存在下降,但是家禽出栏大幅度上升。说明在政策的扶持下,在价格效应的刺激下,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改变,居民食用猪肉的替代品,促进了家禽的生产。
三是粮食产量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省实施“10+3”产业发展战略的推动下,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有所增加。从粮食产量来看,谷物略微减产,豆类、薯类有所增加;从特色产品来看,高粱大幅度增产;在振兴大豆的政策刺激下,豆类产量增长较快,马铃薯、甘薯等产量略增。目前全省粮食生产还面临很多有利因素,比如各级党政机关高度重视,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农业投入不断加大,农业气候总体适宜,农业科技带动了增产增效。
总的看来,尽管农业生产受生猪的影响有所减缓,但总体保持稳定。谢谢大家!
4.四川省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曾俊林答证券日报记者问:
问题: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份白酒产量同比有所下滑,但是全年白酒产量是增长的,能不能请您从统计数据的角度来分析一下,2019年四川的白酒发展情况和未来的趋势呢?
答:谢谢你的提问。白酒行业是四川的支柱产业,也是特色产业。白酒产量12月是下滑,但全年是稳步增长,这就表明在生产的旺季、消费的旺季,我们四川的酒类行业生产增幅比较大,消费比较旺,生产能力扩大的幅度比较高。
整体来说,川酒是四川的一张名片,也是一个名牌。回到前一个记者朋友提到的,我们的高粱,2019年的产量增幅比较明显,为四川酒类的稳步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加上2019年省上出台了“10+3”的农业政策,四川又有酒类发展的基础和传统优势,在各类政策的合力下,我们相信今后川酒产业会越做越大、越来越香,谢谢。
5.四川省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曾俊林答第一财经记者问:
问题:刚才说GDP全年增长7.5%,因为一季度增速7.8%,上半年增速是7.9%,前三季度增速7.8%,保持了比较平稳的增长,也说明四季度下降幅度比较大,从7.8%到7.5%或者甚至低于7.5%,四季度发生了什么?这个势头会不会持续下去?你刚才讲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那么2020年的形势会怎样?谢谢。
答: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谢谢你。如何看待7.5%的经济增长?一季度增长7.8%,上半年增长7.9%,前三季度增长7.8%,全年增长7.5%。我想要在两个背景下来看全年7.5%的速度。
第一是从新发展理念来看,我们要消除速度情结和由此带来的速度焦虑,确实7.5%的增速在四川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不算高、不算快,正如你所说的季度之间也呈稳中趋缓态势。
2010年我省GDP增长15.1%,从2010年开始,四川GDP增长速度逐年下滑,2019年达到7.5%,这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使然。因为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急行军式的高速增长,我们继续保持高速度不仅做不到,也受不了,更没有必要。由高速度向中高速转变,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这既是高质量的要求,更是新发展理念的体现。尽管7.5%的增速和前三季度相比有所放缓,但是我们达到了预期目标,比全国快1.4个百分点,据我们了解,在31个省里面属于中上游。我们要在新发展理念下来理解这个7.5%。
第二,要在统一核算改革的大环境下来理解7.5%。从1985年开始,我们国家建立的GDP核算制度一直采取的是分级核算制度,在分级核算制度里,有一些弊端不断显现出来,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31个省的GDP之和与全国GDP不衔接,汇总数长期大于国家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决定2020年开始实行统一核算,通过改革核算主体、核算方法和工作机制,实现地区GDP和全国GDP的基本衔接,2019年的数据就是全国统一核算改革的第一次,要站在这两个角度来看7.5%。
另外,全年经济增长7.5%,不仅仅是速度实现了高基数下的稳健增长,其实还展示了经济运行中的诸多亮点和诸多精彩。
第一个规模大。全省经济总量达到4.66万亿元,相当于1952年到2003年间52年四川GDP之和,也就是说2019年这一年创造的GDP相当于这52年所创造的GDP之和的总量。从增量上看,2019年比2018年多了3714亿元,比全中国1978年的GDP还多,如今我省一年的增加量比1978年全国的总量还多。平均每天创造128亿元,相当于四川1976年一年创造的GDP。全省实现经济总量4.66万亿不仅把四川人均GDP推上了5.5万元人民币的台阶,同时,也为2020年全省经济总量迈上5万亿台阶奠定了基础。
第二是结构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格局进一步明显,高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现代新兴服务业稳步发展。从需求结果看,更趋合理,消费升级持续优化,下沉市场不断激活,市场消费旺盛。我们四川的消费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投资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在稳增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第三是效益好。减税降费力度空前,企业效益明显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势平稳,能耗水平持续稳步下降,预计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5%左右,规上工业单位能耗下降3%以上。
第四是民生暖。2019年末,城乡就业总量比上年末增加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五年突破百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发放城市低收入群体补贴等等,城乡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8%和10%。更可贵的是,在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们仍然持续上调养老金标准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标准。从速度、总量、结构、效益整体来看,2019年四川经济总体平稳,实现了在高基数上的稳健增长。
关于明年的情况,我们认为2020年整个宏观经济形势保持总体平稳,有四方面的态势还在延续。
第一,宏观经济总体平稳的态势仍然在延续。尽管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但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内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2020年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收官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提出“稳”字当头,所以全国经济从宏观来看总体平稳的态势仍然在延续。
第二,四川经济平稳增长的预期也在延续。连续多年保持在7.5-8%左右的水平,工业、投资、消费这些速度都高于全国,平稳增长的预期比较强。更重要的是,四川有很多政策利好,有很多政策红利,比如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政策利好和有利条件,为全省经济平稳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三,产业协同发展的势头仍然在延续。2019年,我们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尽管还在荣枯线以下,但是最近两个月呈现回升的态势,表明企业预期开始有所稳定,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生产形势逐步好转,大规模减税降费效果将继续显现,工业生产形势将总体稳定。2020年四川还将召开服务业发展大会,将有力促进四川服务业的平稳发展。
第四,从需求角度看,四川缓中趋稳的特征仍然在延续。尽管2019年四川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比较低,但是随着全省加快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预计2020年全省基础设施有望扭转去年低速增长的态势,促进投资的平稳增长。去年中央出台了《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随着《意见》落地落实,民间投资的潜力将进一步被激活。
从消费来看,全省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措施逐步释放,新消费模式和互联网商业发展势头良好,今年消费市场总体将保持平稳态势。2020年,四川还将召开全省开放发展大会,出台相关的激励措施,会有力激发我们的外需。尽管我们面临下行压力,但是我们的四个态势仍然在延续。所以说,我们认为2020年四川经济将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承压的态势。
感谢记者朋友们、媒体朋友们对四川统计工作的关心关注,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宣传四川统计工作,关注四川统计系统,解读四川统计数据。在新春到来之际,向你们表示感谢,祝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幸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