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89.0亿元,比上年下降18.1%。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00.2亿元,比上年增长8.9%;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265.0亿元,下降18.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6.3亿元,下降14.4%。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73.9亿元,比上年下降12.7%;中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6.1亿元,下降38.6%;小微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79.0亿元,下降9.9%。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429.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598.2亿元,下降2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561.1亿元,增长12.9%。
分大类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8个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个行业持平,31个行业下降,1个行业由盈转亏。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46.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0%、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4.0%。
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91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发生营业成本40679.0亿元,增长3.1%;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3%,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
2024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75424.7亿元,比上年增长5.9%;负债合计42241.7亿元,增长6.7%;所有者权益合计33183.0亿元,增长4.8%;资产负债率为56.0%,比上年增长0.4个百分点。
2024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93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产成品存货2208.8亿元,增长0.5%。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2.7元,比上年增加1.4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4元,与上年持平。
2024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67.9元,比上年减少3.9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72.8万元,比上年增加7.8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9.2天,比上年持平;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3.4天,比上年增加6.3天。
附注:
一、指标解释及相关说明
1.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2.营业收入:指企业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3.营业成本:指企业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营业成本应当与营业收入进行配比。
4.资产总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5.负债合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6.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7.应收账款:指资产负债表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8.产成品存货:指企业报告期末已经加工生产并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制成产品。
9.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100%,单位:%。
10.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单位:元。
11.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营业收入×100,单位:元。
12.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资产÷累计月数×12×100,单位:元。
13.人均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用工人数÷累计月数×12,单位:万元/人。
14.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总计×100%,单位:%。
15.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360×平均产成品存货÷营业成本×累计月数÷12,单位:天。
16.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360×平均应收账款÷营业收入×累计月数÷12,单位:天。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等指标的增速均按可比口径计算。报告期数据与上年所公布的同指标数据之间有不可比因素,不能直接相比计算增速。其主要原因是:(一)根据统计制度,每年定期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范围进行调整。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标准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而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变化。(二)加强统计执法,对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要求的企业进行了清理,对相关基数依规进行了修正。(三)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剔除跨地区、跨行业重复统计数据。
三、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四、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五、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