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数据 > 最新发布

2023年前三季度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稿

日期:2023-10-19 10:00 来源:综合处
【字体: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真抓实干、加力加劲,全力以赴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前三季度全省经济持续快速恢复,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动能增强,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4338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947.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202.4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3237.6亿元,增长7.7%。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

夏粮产量452.6万吨,同比增长3.7%。前三季度,畜禽生产保持稳定,生猪出栏4790.8万头,增长2.7%,其中,三季度生猪出栏1553.1万头,增长1.8%;牛出栏212.0万头,增长1.4%;羊出栏1259.6万只,增长1.0%;家禽出栏49210.7万只,增长0.7%。

二、工业生产回升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1%。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集体企业增长21.0%,股份制企业增长6.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9.3%。

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6.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6.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5.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8%。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天然气同比增长8.7%,单晶硅增长115.5%,多晶硅增长73.7%,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增长51.3%,彩色电视机增长32.5%,发电机组增长22.1%,钢材增长18.9%。

高技术产业发展向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9.2%,医药制造业增长8.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8.7%。

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845.0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润总额2611.4亿元,同比下降4.0%。

三、服务业加快增长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9.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1.2%,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1.8%,金融业增长7.3%,房地产业增长1.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2.2%。

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回升

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3.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7%。

从房地产开发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1.3%。商品房施工面积下降8.1%;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8%。

五、消费品市场加快恢复

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40.6亿元,同比增长9.2%。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804.6亿元,同比增长9.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36.0亿元,增长8.0%。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539.2亿元,同比增长16.1%;商品零售16401.3亿元,增长8.2%。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1248.5亿元,增长3.6%。

从热点商品看,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3.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2.1%,通讯器材类增长10.8%,汽车类增长9.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4%。

六、进出口同比下降

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6873.6亿元,同比下降6.0%。其中,出口额4328.6亿元,下降1.8%;进口额2545.0亿元,下降12.4%。

七、税电指数处于景气区间

前三季度,全省税电指数为106.1,其中,生产指数为104.2,销售指数为107.9。

总的来看,随着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政策措施落实显效,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全省经济将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市场需求仍显不足、发展质效仍需提升,经济恢复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下一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扩大需求和提高发展质效,持续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向好。

2023年9月份四川主要经济指标

指    标

9

同比增长

(%)

1-9

累计

累计增长

(%)

一、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43387.0

6.5

第一产业增加值

4947.0

3.8

第二产业增加值

15202.4

5.8

第三产业增加值

23237.6

7.7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8.2

6.8

分经济类型:

# 国有企业

19.8

9.2

集体企业

60.4

21.0

股份合作企业

10.8

-8.3

股份制企业

8.2

6.7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7.1

9.3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12.2

-13.4

# 国有控股企业

12.5

8.2

主要产品产量

汽油(万吨)

9.5

-44.7

154.9

-5.9

天然气(亿立方米)

49.5

11.6

443.7

8.7

发电量(亿千瓦时)

550.7

40.7

3502.8

-0.5

生铁(万吨)

159.7

-11.8

1543.2

1.1

钢(万吨)

206.8

-18.2

2061.3

4.4

钢材(万吨)

335.5

38.8

2945.2

18.9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万吨)

29.0

67.5

232.2

-5.3

啤酒(万千升)

20.9

13.4

219.1

6.8

白酒(万千升)

16.1

6.3

114.4

-12.1

水泥(万吨)

1028.9

16.6

8758.9

-2.0

汽车(万辆)

10.2

63.0

69.0

6.8

微型计算机设备(万台)

537.5

-1.4

4920.9

-27.7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5.1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

-21.3

    按构成分:

建安工程

3.5

      设备工器具购置

10.6

      其他费用

-1.8

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

18.1

      第二产业

22.3

        其中:工业

23.1

      第三产业

-2.7

        其中:交通运输

1.6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2143.2

17.3

18940.6

9.2

按经营地分

城镇

1774.9

17.6

15804.6

9.4

乡村

368.2

16.1

3136.0

8.0

按消费形态分

餐饮收入

306.1

29.3

2539.2

16.1

商品零售

1837.1

15.5

16401.3

8.2

进出口总额(亿元)

6873.6

-6.0

出口额

4328.6

-1.8

进口额

2545.0

-12.4

、居民消费价格

-0.8

0.3

1. 食品烟酒

-3.7

0.7

2. 衣着

-1.5

-1.2

3. 居住

0.9

0.4

4. 生活用品及服务

-0.4

0.2

5. 交通通信

-1.3

-2.2

6. 教育文化娱乐

3.6

2.4

7. 医疗保健

0.6

0.6

8. 其他用品服务

3.0

2.6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1.9

-2.4

生产资料

-2.5

-3.2

# 采掘

0.4

-0.7

-4.3

-4.8

加工

-2.4

-2.9

生活资料

-0.4

-0.6

# 食品

-0.1

0.3

衣着

1.9

2.7

一般日用品

-2.1

-2.3

耐用消费品

-0.1

-2.3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3.7

-2.6

# 燃料动力类

-10.2

-5.9

黑色金属材料类

-6.5

-8.5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

2.1

-0.9

化工原料类

-9.8

-9.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146

4.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887

6.5

十、经济景气度税电指数

114.8

106.1

生产指数

115.3

104.2

销售指数

114.6

107.9

注:1.地区生产总值及分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等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2.价格和城乡居民收入数据由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提供,进出口情况由四川省商务厅提供,经济景气度税电指数由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提供。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