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数据 > 最新发布

中小企业信息化须破“意识瓶颈”

日期:2014-03-13 00:20 来源:
【字体:

近期省中小企业局将赴绵阳、广元、阿坝、雅安等8市州,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灾后重建需求调查及信息化援助。这是我省中小企业灾后重建信息化推进工程启动后的系列活动之一。

 

我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率仅为沿海发达地区的1/5左右,省中小企业局对16个市 (州)171家中小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拥有10台电脑以下的占61.9%,尚未开通电子商务的高达80%以上。而国内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基地浙江义乌市2006年就组建了局域网,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逐年上升。

 

灾后重建,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中小企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大事

 

我们准备了两年,信息化管理系统年底就要上马。李磊是成都高新西区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总经理,产品大量出口需要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长工序人工处理容易出错,内部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酝酿两年,李磊迟迟下不了决心的原因在于资金,几十万的投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资金短缺是阻碍我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因素, IT设备运营成本偏高、更新较快,让资金本来就紧张的中小企业感到负担重。

 

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观念还不强。定位服务中小企业的成都金兆成财务管理咨询公司财务人员夏绪章认为,财务管理混乱的企业往往缺乏信息化管理平台,有些连专业财务软件都不用。

 

一些企业错误地认为,信息化就是添置计算机、建立局域网,不能将信息化技术与信息的后期加工处理与企业的管理等结合,这种意识瓶颈致使信息技术游离于企业管理之外。

 

设备和人才缺乏等也成为阻碍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瓶颈。震后,省中小企业局开展的调查显示:60.2%的中小企业拥有专业技术信息人才不足3人,其中受过大专以上IT教育的人才平均不足1人。

 

7月31,中国网通在蓉推出宽带商务。“这种进存销管理系统软件,只要企业有一个账号,每月支付几十元费用就可随意使用。网通市场部负责人介绍。

 

操作简单、价格适中是服务商对中小企业信息产品的定位。即便如此,服务商对于撬动市场仍觉得吃力,希望通过中小企业科技园等平台,进一步了解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

 

供应商的重视和参与,促使我们加快服务平台的搭建。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执委会主任林柯介绍,中小企业四川网、四川中小企业服务热线等公共服务平台早已建立,而四川中小企业灾后重建信息化推进工程旨在搭建中小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平台,但中小企业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