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攀枝花市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
1—10月,攀枝花市消费品市场保持总体平稳增长态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2.4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在全省21个市州中排名第16位,比上月提升1位。
一、消费品市场基本情况
(一)按行业看:批发、住宿、餐饮业较快增长,零售业平稳增长。1—10月,攀枝花市批发、住宿、餐饮三大行业增长较快,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6.7亿元,同比增长11.7%;住宿业实现零售额4.1亿元,同比增长13.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2.2亿元,同比增长12.2%;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39.5亿元,同比增长9.2%,平稳增长。
(二)按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增速快于商品零售。1—10月,攀枝花市商品零售276.4亿元,同比增长9.6%;餐饮收入46.0亿元,同比增长12.3%,餐饮收入增速高于商品零售2.7个百分点。
(三)按消费区域看:乡村消费增速继续高于城镇。1—10月,攀枝花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3.2亿元,同比增长9.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9.2亿元,同比增长10.6%,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消费增速0.7个百分点。
(四)按商品分类看:8成商品实现正增长,体育娱乐类、粮油食品烟酒类、家电类等部分商品实现两位数增长。
1—10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统计的16类商品中,13类商品实现增长,部分商品实现两位数增长: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9.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7%;书报杂志类增长18.6%;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7.5%;家具类增长16.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2.1%。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限上单位主导地位不突出,拉动力较弱。1—10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拉动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长1.9个百分点,对全市消费品市场贡献率为19.0%。我市限额以上单位比重较小,消费主导地位不突出,导致引领作用弱,拉动消费品市场增长力度有限。
(二)乡村消费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占比偏低。全市乡村市场有着较大的消费市场潜力,但由于农村地域广,经营成本高,商品利润薄,很多大商家和企业不愿意到农村开拓市场。已发展的一些专卖店、超市、连锁店等均规模较小,产品单一,难以充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影响了农村市场的拓展和消费潜力的提升,农村消费市场虽增长较快,但占比仍然偏低,发展相对滞后。1—10月,全市乡村消费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1%。
三、建议
(一)培育消费新动能。近年来,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传统产业受到冲击,应进一步引导消费需求,培育消费品市场新的增长点。一是继续推进消费升级,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二是加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渗透融合,实现传统消费与互联网消费融合平衡发展。
(二)积极拓展乡村消费市场。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契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大力发展我市康养产业,充分发挥其覆盖面广、产业链长、蕴含潜力大等优势,通过打造 “康体、康乐、康福”和“养生、养心、养老”的优美和谐环境,将其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带动乡村住宿、餐饮、零售等各行业发展,增强康养产业对消费的拉动力,进一步释放乡村消费市场潜力。
主办:四川省统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统计局 © (2005 - 2011) 网站声明 使用帮助
建议您使用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或其他兼容浏览器登陆本站点
网站标识码:5100000081 许可证编号:蜀ICP备1000066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