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数据 > 数据解读

2018年上半年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日期:2018-07-18 02:29 来源:记者站
【字体:

  四川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熊建中答四川日报川报观察记者问:

  问题:今年上半年四川经济增长8.2%,已经连续两年保持在8%以上,请问这代表着什么?

  答:经济增长方面,我省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GDP同比增速都是8.2%,从2016年的第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七个季度经济增长都稳定在8%以上。其中,去年全年四个季度GDP增速分别为一季度增长8.2%,上半年增长8.2%,前三季度增长8.1%,2017年全年增速为8.1%。今年一季度增长8.2%,上半年也保持了8.2%的增速。

  连续七季度经济增长在8%以上,在四川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是不多见的,这意味着四川经济发展是稳定运行的。按照经济增长的周期理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是波动变化的。七个季度增速稳定在8%以上,说明四川经济在这一阶段稳定运行是比较强的。

  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是总体平稳、稳定增长、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平稳增长”就是刚才这位记者提出的,连续七个季度增速都是8%以上。另一方面,四川经济在平稳增长过程中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全年预期。

  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经济增速为6.8%,而四川增速是8.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国高1.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全国高2.3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比全国高1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全国高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四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都已达到和超越了全年的预期目标。

  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今年上半年四川三次产业稳定发展非常明显。第一产业增加值,一季度增长3.3%,上半年增长3.6%,总体来说第一产业在近几年都是保持在3%以上的稳定增长,3.3%和3.6%是稳定增长的态势。

  第二产业增加值,一季度增长7.4%,上半年增长7.3%,总体上看第二产业也是稳定增长的运行态势。

  第三产业增加值,一季度增长9.9%,上半年增长9.9%,第三产业稳定增长的态势明显。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54.1%,可以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非常明显的。

  我省连续两年GDP增速站上8%台阶背后的这几方面的特征,表明了四川经济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谢谢!

  四川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熊建中答四川发布记者问:

  问题:根据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四川要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要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先进材料方面打造万亿级产业。我的问题是,从新动能来看,我们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这两年表现出怎样的增长趋势?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占比怎样?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谢谢!

  答: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了万亿级产业发展要求,五大万亿级产业、数字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在近几年都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

  刚才我们总结,上半年经济运行特征中间有一个明显的表现,那就是新动能的培育发展在加快。四川上半年经济总体平稳、稳定增长、稳中有进。“稳中有进”主要是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和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提高,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快。

  从数据方面来看,我们的发布稿中说到了一组数据,上半年在工业制造业方面,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1.1%,比规模以上工业8%的增速高3.1个百分点。

  从总体特征来讲,经济发展质量在提高,企业效益在提升,新动能发展在加快。第一是经济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和去年相比,由9.3%﹕43.5%﹕47.2%调整到今年上半年的8.4%﹕41.7%﹕49.9%,第三产业占比提高了2.7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1%,显示出全省产业结构持续调整、服务业加快发展。

  第二是工业内部结构也在调整优化中。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占比达到81.5%,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30.4%,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可见制造业在工业中间的比重是明显提高的。

  第三是坚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去产能方面,煤炭行业去产能有序推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效益进一步改善,房地产销售面积持续较快增长。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是14天,同比减少0.8天。

  在去杠杆方面,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为57.5%,同比下降1.7%。

  在降成本方面,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的成本是84.1元,同比减少0.4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到6.1%,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在补短板方面,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继续加大,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474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是34%,增长21.3%,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10.5个百分点。

  第四是新动能培育发展在加快。从新动能的培育建设角度来看,上半年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1122.5亿元,增长43.2%,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出32.6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是902.9亿元,增长43.8%。高技术行业的投入也在大幅度提高,都是40%以上的增长。

  从生产领域来看,刚才提到的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1%。

  从消费领域来看,上半年,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379.9亿元,同比增长38.9%,增速比去年同期快7.5个百分点。所以说从投资、生产和消费领域来看,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培育都在加快。

  第五是绿色发展在稳步推进。上半年在全省的能源生产中,风力发电量2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3%;垃圾焚烧发电量7.3亿千瓦时,增长26.6%;生物质发电量1.9亿千瓦时,增长19%,可见新能源发展步伐在加快。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是4192.6万吨标煤,同比下降2.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单位GDP能耗明显降低,其中一季度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95%,单位GDP能耗下降3.61%。按照上半年全省工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2.5%来测算,上半年单位工业能耗降低的水平比一季度更大,接近10个百分点,GDP能耗下降幅度也在进一步扩大。

  另外三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国家收入方面上半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同比增长14.1%。企业收入方面,1-5月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是1012.5亿,增长22.8%。个人收入方面,上半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83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88元,增长9%,都保持了较快增长。谢谢!

  四川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熊建中答四川日报川报观察记者问:

  问题:房地产施工面积和投资都呈下降的趋势,请问这是否跟调控政策有关系?能否分析接下来成都房地产的市场状况?

  答:你说的房地产的问题是最近大家都比较关注的问题。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7%,这是总体下降,但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地产市场总体情况比一季度有所好转。

  一季度的房地产投资下降4.6%,二季度的三个月连续回升,到6月份,房地产投资当月是增长4.9%,虽然说总体是下降1.7%,但是二季度它的下降的幅度在减少,而且房地产的销售保持了较快增长。总体来说房地产运行是平稳的。

  我们说平稳运行,刚才我们谈到经济增长的时候,提到了第三产业的增长。上半年房地产业增加值1143.9亿元,增长7.5%,占GDP的比重是6.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我们都知道占GDP比重5%以上就是支柱产业,房地产业所占比重达到6.2%,也就是说房地产业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此外,房地产投资虽然上半年是下降1.7%,但是销售增长比较快,上半年房地产销售面积是5808.5万平米,增长19.4%,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16.1个百分点。

  你提到成都房地产情况怎样?成都房地产占全省的比重比较大,一般是50%左右,成都的房地产投资是明显下降的,全省房地产投资下降1.7%的原因主要是在成都。但是从全省来看,房地产市场区域差距非常大,成都房地产投资占比较大,而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成都房地产投资增速降幅也较大。但是除成都以外的其他市州,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6.4%。

  从房地产走势和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态势来看,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在回升,房地产投资降幅在减缓,房地产区域差距在扩大,除成都以外的其他市州房地产投资增长较快。这个趋势在二季度表现非常明显,这就意味着到三季度、四季度,房地产投资的下降幅度还会进一步减缓,房地产总体仍然会保持稳定的发展趋势。

  我们今年分析房地产投资的时候做了一个预判,今年房地产投资会从下降恢复到增长,也就是说房地产投资全年可能会减缓下降,表现为有所增长。谢谢!

  四川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熊建中答第一财经日报问:

  问题:今年年初的全省GDP增速预期目标是7.5%,今年上半年增长8.2%,我想问一下制定全年GDP目标的时候考虑了哪些因素?现在的8.2%为什么又超出了预期的增长?是什么原因产生的?部分行业、部分企业生产波动比较大,部分市州经济指标有下降,是哪些行业、哪些企业、哪些市州下降幅度比较大,什么原因导致的?谢谢!

  答:从去年全年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去年全省经济增长8.1%,其中一季度到上半年均保持了8.2%的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增长8.1%,全年增长8.1%,均实现了8%以上的增长。

  在确定全年预期目标的时候,考虑了稳定增长的要求,考虑了四川经济增长的潜力和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也考虑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此确定了稳定增长7.5%的预期目标。

  2018年制定的GDP增长7.5%的预期目标,和2017年一致,都是7.5%,这个是考虑了积极的因素,它比全国预期目标高1个百分点,同时也考虑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川GDP的总量水平较高,在全国排在第六位,但是四川的人均GDP水平相对较弱,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4%。在预期目标上,四川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能够缩小发展的差距,就是从以上这几个方面来确定预期的。

  今年我省一季度经济增长8.2%,上半年经济增长8.2%。你问到是什么因素来推动增速达到8.2%,回答前面几个问题的时候,总体已经基本谈到了。

  首先是产业,产业是基础。第一产业发展是稳定的,增长3.6%,第二产业增长7.3%也是稳定的,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比重在提高,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也就是说服务业的发展对上半年经济的稳定增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4.1%。

  同时第二产业中的工业也保持了稳定增长,第二产业的比重相对第三产业比较低,但是工业的支撑作用依然明显。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不仅达到了全年的预期,而且在第二产业增长7.3%中间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此外,从需求的角度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7%,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而且都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全国高2.3个百分点。所以对四川按照三驾马车总的来测算,上半年最终消费占GDP的53%,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48.2%,总体上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非常明显,所以从需求的角度讲,内需支撑了经济的平稳运行。

  第二个问题,说到发布稿中间提出的行业增速减缓,还有部分地区经济指标的增速回落,是哪些行业?哪些地区?

  从主要的经济指标来看,今年上半年和前两年区域经济总体差距基本一致,不光是房地产区域差距比较大,而且主要经济指标区域差距也非常大,工业、投资差距大,消费市场差距也大。

  上半年部分行业的增幅回落,主要表现是41个工业行业中的20个行业增速比一季度回落,就是说一半的行业增速都有所回落。其中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业增加值从一季度的增长9.1%转为下降35.6%。在工业的前十大行业中间,5个行业的增加值增速要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个行业增速比一季度回落。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6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8.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2.8个百分点。这些行业增速的回落,对工业的稳定增长形成了不稳定因素,所以我们说在稳定增长的同时这些问题需要关注。

  从地区来讲,地区差异总体比较明显。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发展战略。成都上半年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保持在8.2%,环成都经济区增长8.4%,川南地区增长8.7%,川东北经济区增长8.5%,攀西经济区增长4.3%,川西北地区增长6%,五区协同的发展态势是明显的。

  地区有差异,但是总体是协同发展的态势。具体来讲,固定资产投资区域差距较大,增长快的地方有接近20%的增长,但也有两个市州是负增长。上半年内江市和凉山州的固定资产投资是下降的,也有一个市州的工业是下降的。所以区域差距,特别是重点工业行业的增速回落是值得关注的。

  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也存在新开工项目投资下降的问题。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7357个,同比下降42.5%;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285.5亿元,同比下降28.9%,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2453.8亿元,下降26.8%,新开工项目呈现“三下降”态势。

  一些行业回落和一些地区的下降,除了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下降外,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就是农民增收的难度在加大。上半年,因为生猪价格下降,猪肉价格下降14.9%,养殖户是亏损的状态,每头猪亏损200-300元,再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在提高,所以农民增收空间在压缩。一季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增速比去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增收的难度很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