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数据 > 数据解读

2018年一季度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日期:2018-04-26 19:25 来源:记者站
【字体:

  四川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熊建中答四川日报川报观察记者问:

  问题:一季度四川经济增长8.2%,实现了良好开局,请问良好开局的特点和支撑在哪里?关于高质量发展有没有相关数据?

  答:今年一季度,全省经济实现了8.2%的增长,总体来说延续了去年以来总体平稳,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年预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良好开局。去年一季度经济增长8.2%,上半年增长8.2%,前三季度增长8.1%,全年增长8.1%。今年一季度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最明显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平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经济增长平稳。自2016年四季度开始,四川经济增速已经连续6个季度稳定在8%以上。

  二是三次产业发展平稳。今年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3%,近两年来一直稳定在3%以上;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7.4%,去年全年增长7.5%,近两年来一直稳定在7.4%-7.8%之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9%,去年全年增长9.8%,近两年稳定在9.8%左右。

  三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平稳。今年一季度,四川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年预期——GDP增长8.2%,高于省委、省政府确立的今年7.5%的增长预期。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季度全国的经济运行情况,和全国的主要经济指标相比,四川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都高于全国水平,其中,GDP增速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全国高2.6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比全国高16.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全国高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全国高0.1个百分点。

  所以说,一季度四川经济总体平稳的特征是非常突出,非常明显的。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项目年工作。一季度四川经济运行的第二个特征是稳定增长,稳定增长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的体现。

  稳定增长突出表现在三大指标稳定:在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就业、物价和居民收入增长稳定。

  就业稳定。一季度,全省城乡就业总量4874万人,比上年年末增加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7.6万人,完成了全年预期目标的32.5%,全省登记失业率4.02%,比去年同期降低0.06个百分点,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1.13,市场供求总体平衡。

  物价稳定。一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涨幅比去年同期扩大0.3个百分点,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八大类商品价格全面上涨,涨幅均在2%左右,其中,食品烟酒上涨1.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9%,居住价格上涨2.3%,物价总体稳定。

  居民收入增长稳定。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22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1元,增长9%,城镇居民增收速度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增收速度比去年同期降低0.4个百分点,但8.5%和9%总体是稳定的。

  除三大指标之外,四川稳定增长还体现在按照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高、效益提升、动力转换。

  一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刚刚我们发布了三次产业情况,三次产业结构从去年一季度的8.1:47:44.9调整为今年一季度的7.2:46:46.8,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

  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去产能方面,一季度全省原煤产量下降12.3%,中厚宽钢带产量下降8.4%,冷轧薄宽钢带产量下降3%;去库存方面,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4.3天,同比减少0.6天;去杠杆方面,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降成本方面,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的成本为83.2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6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2%,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补短板方面,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912.7亿元,增长17.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15.1%,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三是工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82.2%,比去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29.6%,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

  四是新经济新动能加快发展。以高端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不断引领全省工业迈向中高端,新产业发展的势头良好。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9%,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3.7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4%,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7%,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4%,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3%,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网络购物、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新型消费模式和消费业态蓬勃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企业边界,新业态新模式为全省经济稳定增长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一季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178.4亿元,增长4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五是绿色发展稳步推进。一季度,全省风力发电量16.5亿千瓦时,增长35.6%;垃圾焚烧发电量3.5亿千瓦时,增长31.6%;生物质发电0.9亿千瓦时,增长17.4%,新能源的增长步伐在加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能源消费量2120.8万吨标准煤,增长0.6%,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0.1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单位GDP能耗明显降低。

  六是工业利润较快增长。1-2月,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20%,41个行业大类中有39个行业实现盈利,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利润总额增长80.9%,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增长3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增长37.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利润总额增长28%。

  不论是从经济运行的三大指标还是这六个方面,都说明了四川经济在稳定增长的同时,也在向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

  四川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熊建中答第一财经记者问:

  问题1:去年四川的外贸进出口增长较快,您认为是恢复性增长,今年一季度四川外贸进出口又实现了较快增长,请问较快增长的态势能否持续?中美贸易冲突是否会对四川外贸产生影响?

  答:去年一季度,四川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7.1%,是比较明显的恢复性增长,今年一季度,四川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5.7%,在去年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四川外贸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四川外贸以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对四川的外贸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是86.7%,拉动外贸进出口增长22.3个百分点。

  二是外商投资企业对四川外贸支撑的作用非常明显。一季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813.4亿元,增长27.6%,高于全省外贸进出口增幅。

  三是四川的外贸进出口商品主要是机电产品。一季度,全省机电产品进出口额是1001.7亿元,增长26.6%,占外贸总额的84.7%。

  从四川的外贸特征来看四川外贸的基本走势,应该说四川的外贸仍然会保持稳定较快的增长趋势。

  关于中美贸易争端引起了国际市场的广泛关注。一个地区贸易量的增加或减少必然要影响到这个地区的生产和就业,因为产品生产就是为了流通和交换,如果贸易量增加,货物流量扩大,生产必然加快,相反,会使生产放缓。这是经济的一般规律。

  中美贸易争端不会对四川经济产生大的影响。

  第一,美国对我国进口钢铁、汽车、铝等产品加征关税,对四川的影响不大,对部分市州和部分钢铁、机械设备、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等企业的影响还需观察,但影响总体不大。在四川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坚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改革开放,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还会进一步增强。

  第二,中国经济和四川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内需拉动。中国经济和四川经济在主要依靠内需拉动的基础上,创新驱动不断增强。2008年-2017年,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105.7%,内需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超过了100%,其中贡献率最高的年份是2009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126.6%,近三年来,内需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99%左右,今年一季度,按照GDP核算的支出法大致测算,内需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99%,净口对经济的贡献率不到1%。

  第三,中美“301调查”所涉及的500亿美元贸易额只占201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11.6%,占我国总出口额的2.2%,四川出口额只占全国的1.66%。四川的外贸依存度不高,2017年四川的外贸依存度只有12.5%。从这个角度来说,中美贸易争端对四川影响不大。

  第四,机电产品出口占四川对美国出口总值的85%以上,而机电产品的出口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2017年富士康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四川外贸出口总额的8%左右,而且生产的订单和产品定价都由母公司来全球统筹,增加关税不影响出口稳定性。

  所以说,中美贸易争端对四川经济总体影响不大。

  问题2:四川白酒产量增长较快,请问白酒在四川工业中所占的份额是多少?

  答:四川的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近几年都保持较快增长。白酒的生产在2013年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过程,四川的几大名酒受相关政策影响,产量有所减少,2015年逐步恢复增长。2017年到今年一季度,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增幅明显提高,发展明显加快,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占比超过8%,在规上工业41个行业大类中居第一位。从发展趋势来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有需求刚性的特征,增长的稳定性较强,后期仍然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四川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熊建中答四川工人日报记者问:

  问题:四川商品房竣工面积在减少,降幅达14.8%,但销售面积大幅增加,这是否说明我省的房地产去库存速度在加快?房地产供需关系是否出现了新的变化?

  答:从全国来说,房地产的区域差异比较大,从四川本身来说,房地产也呈差异化的运行态势,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新开工面积下降,竣工面积下降,但销售面积大幅增长22.3%,和前述指标的下降形成鲜明对比。应当说你的判断是正确的,四川房地产去库存在加快。

  四川房地产投资从去年3月份开始小幅下降,今年一季度下降4.6%,比今年1-2月扩大了3.1个百分点。在投资下降的同时,房地产先行指标——商品房施工面积下降1.3%,连续8个月下降;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也出现了下降,今年一季度月下降了1.5%,和去年同期增长24%相比明显回落。

  虽然四川房地产指标出现了这样的变化,但四川房地产总体是稳定的,宏观调控,特别是房地产的区域差异调控政策成效是显著的。

  第一,房地产业保持平稳增长。一季度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7.8%,占GDP的比重为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一季度,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增长2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7个百分点,销售周期进一步缩短,已经降至6个多月。

  第二,房地产运行中的区域差异较大。成都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占比较大,而成都市房地产受政策调控影响较大。一季度成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8.2%,拉动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6个百分点,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6%,也就是说其余20个市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20个市州中有7个市州房地产开发投资是下降的,另外13个市州是增长的,有些市州的增长非常快,例如攀枝花增长近60%。

  所以我们说四川房地产市场总体是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