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稳中有变、国内经济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宏观环境下,全省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标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运行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好于年初预期。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85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61.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1479.9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15911.7亿元,增长9.5%。
一、农业生产平稳
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省秋粮播种面积稳中略减,单产水平小幅提高,秋粮产量稳中略增。前三季度,畜禽生产保持基本稳定。其中,生猪出栏4368.3万头,增长1.8%;牛出栏194.3万头,增长1.8%;羊出栏1199.7万只,增长0.1%;家禽出栏41594.3万只,下降0.9%。
二、工业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1%。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集体企业增长5.5%,股份制企业增长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8%。
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37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1.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2%,汽车制造业增长6.1%。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发电量增长6.5%,天然气增长4.9%,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下降11.6%,白酒增长12.3%,啤酒增长10%,汽车下降1.4%,平板玻璃下降0.6%,集成电路增长4.7%,电子计算机整机增长17.4%,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增长79.2%。
从新动能看,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3.3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2%。
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760.4亿元,同比增长14.3%;实现利润总额1690.2亿元,增长23.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3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增长较快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5.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7.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7.2%,金融业增长1.9%,房地产业增长7.5%,其他服务业增长14.4%。
四、投资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口径同比增长10.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6%。
从房地产开发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6%。商品房施工面积39817万平方米,增长3.6%;商品房竣工面积2960万平方米,下降11.1%;商品房销售面积8617万平方米,增长15%。
五、消费品市场增势稳定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43.1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398.6亿元,同比增长1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44.5亿元,增长12.5%。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000.1亿元,同比增长12.5%;商品零售11143亿元,增长11.2%。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4803.9亿元,增长11.7%。
从热点商品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2.7%,日用品类增长41%,金银珠宝类增长15.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7.7%,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12%,通讯器材类增长10.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2.3%,汽车类增长5.4%。
六、外贸进出口保持增长
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4221.1亿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出口额2332.3亿元,增长31.2%;进口额1888.8亿元,增长25.9%。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全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因素不断增加,但外部挑战变数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四季度,全省上下将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抓好重点项目推进,夯实经济稳定增长基础,推动全年全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2018年9月份四川主要经济指标 |
||||
指 标 |
9月 |
同比增长 |
1-9月 |
累计增长 |
(%) |
累计 |
(%) |
||
一、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
|
30853.5 |
8.1 |
第一产业增加值 |
|
|
3461.9 |
3.8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
|
11479.9 |
7.7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
|
15911.7 |
9.5 |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
9.0 |
|
8.4 |
分经济类型: |
|
|
|
|
#国有企业 |
|
12.9 |
|
7.3 |
集体企业 |
|
21.8 |
|
5.5 |
股份合作企业 |
|
10.9 |
|
0.0 |
股份制企业 |
|
9.0 |
|
9.0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
8.5 |
|
5.8 |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
|
6.6 |
|
5.5 |
#国有控股企业 |
|
6.3 |
|
5.5 |
主要产品产量 |
|
|
|
|
汽油(万吨) |
21.8 |
33.3 |
118.4 |
-24.5 |
天然气(亿立方米) |
30.3 |
30.4 |
277.9 |
4.9 |
发电量(亿千瓦时) |
365.5 |
12.8 |
2574.8 |
6.5 |
生铁(万吨) |
162.0 |
12.3 |
1471.1 |
7.6 |
钢(万吨) |
208.9 |
33.7 |
1761.7 |
22.7 |
成品钢材(万吨) |
258.1 |
34.8 |
2137.6 |
23.9 |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万吨) |
31.2 |
-1.0 |
272.0 |
-11.6 |
啤酒(万千升) |
19.4 |
13.5 |
180.2 |
10.0 |
白酒(万千升) |
29.9 |
14.1 |
257.4 |
12.3 |
水泥(万吨) |
1155.6 |
28.3 |
10208.9 |
7.8 |
汽车(万辆) |
13 |
-7.1 |
103.5 |
-1.4 |
电子计算机整机(万台) |
559.4 |
5.8 |
4287.0 |
17.4 |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
|
|
10.6 |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 |
|
|
|
4.6 |
按构成分: |
|
|
|
|
建安工程 |
|
|
|
9.7 |
设备工器具购置 |
|
|
|
4.3 |
其他费用 |
|
|
|
22.5 |
按产业分: |
|
|
|
|
第一产业 |
|
|
|
6.3 |
第二产业 |
|
|
|
8.7 |
其中:工业 |
|
|
|
9.8 |
第三产业 |
|
|
|
11.6 |
其中:交通运输 |
|
|
|
19.7 |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1481.8 |
10.6 |
13143.1 |
11.4 |
按经营地分 |
|
|
|
|
城镇 |
1161.6 |
10.1 |
10398.6 |
11.1 |
乡村 |
320.2 |
12.7 |
2744.5 |
12.5 |
按消费形态分 |
|
|
|
|
餐饮收入 |
232.8 |
12.3 |
2000.1 |
12.5 |
商品零售 |
1249.0 |
10.3 |
11143.0 |
11.2 |
五、进出口总额(亿元) |
599.7 |
37.3 |
4221.1 |
28.8 |
出口额 |
348.1 |
47.4 |
2332.3 |
31.2 |
进口额 |
251.6 |
25.4 |
1888.8 |
25.9 |
六、居民消费价格 |
|
1.9 |
|
1.6 |
1、食品烟酒 |
|
1.5 |
|
0.8 |
2、衣着 |
|
1.3 |
|
1.2 |
3、居住 |
|
3.1 |
|
2.5 |
4、生活用品及服务 |
|
1.1 |
|
1.8 |
5、交通和通信 |
|
1.8 |
|
1.6 |
6、教育文化和娱乐 |
|
1.1 |
|
1.6 |
7、医疗保健 |
|
3.5 |
|
2.6 |
8、其他用品和服务 |
|
1.6 |
|
2.5 |
七、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
|
2.8 |
|
4.3 |
生产资料 |
|
3.5 |
|
5.4 |
采掘 |
|
0.4 |
|
3.2 |
原料 |
|
4.8 |
|
6.5 |
加工 |
|
3.5 |
|
5.3 |
生活资料 |
|
0.8 |
|
1.4 |
食品 |
|
2.0 |
|
2.0 |
衣着 |
|
1.5 |
|
3.2 |
一般日用品 |
|
1.7 |
|
2.1 |
耐用消费品 |
|
-4.4 |
|
-1.8 |
八、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
|
4.3 |
|
5.9 |
燃料及动力类 |
|
4.6 |
|
6.0 |
黑色金属材料类 |
|
8.9 |
|
11.5 |
有色金属和电线类 |
|
0.1 |
|
8.5 |
化工原料类 |
|
6.5 |
|
8.5 |
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
|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
24756 |
8.3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
9870 |
9.2 |
注:1、地区生产总值及分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等的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物价情况和城乡居民收入由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提供;进出口情况由四川省商务厅提供。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