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
[主持人]:2009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认真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决定于2010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是新世纪我国开展的第一次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与历次普查相比,此次普查情况极为复杂,困难程度空前,任务十分艰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广大普查工作者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前期各项工作任务。为了让网友们了解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今天我们再次邀请到了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智同志解读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并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您,陈局长。
[主持人]:首先请陈局长简要的介绍下我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完成情况。
[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智]: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来到我们省政府网站,再次宣传和介绍我们全省人口普查工作。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四川的人口普查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圆满完成了国家人口办给我们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目前为止,我们的人口普查数据已经发布,5月6日我们向全省发了一二三期公报,对全省主要数据和指标进行了公布,对全省人口出现的新的特点和形势做了一个介绍。这次普查,它主要是普查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式特别复杂,流动人口比较频繁,登记对象和原则也和第五次普查有所区别,但是在国家人口办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我们全省广大普查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应该说现在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数据质量是比较高的。
[主持人]:谢谢。那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确保开展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呢?
[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智]:我们省人普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的普查方案,整个普查我们分为三个阶段,从2010年11月1日以前,我们都称为普查的准备阶段,11月1日到10日我们称为登记阶段,登记阶段完了以后,现在进入了普查数据公布、开发和应用阶段。前三个阶段都是按照国家的要求顺利的推进,为了确保这次普查的成功,我们主要采取了经过充分认真的搞好准备阶段的工作,比如说普查的培训、物资的准备,对社会的宣传动员,总之前期的阶段任务很多,业务上我们户口的整顿、清查、摸底,都是我们前期的工作。最后1到10日我们都正式进行入户登记,进入了千家万户进行正式登记。10号以后我们还进行复查和抽查,普查员是不是到了每一户,检验我们这次普查成果和效果,都是通过复查和抽查。12月1日以后就进入了正式的处理,现在通过紧张艰苦的工作,数据已经处理完了,所以说整个工作我们是按照国家的要求在推进,进展还是比较好的。
[主持人]:那在这些办法和措施中那些是属于我们四川独创的呢?
[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智]:四川的亮点,我想了一下可能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就是我们确立了比较明确的工作思路,工作思路主要体现在我们坚持数据质量这个中心,把充分体现政府行为,抓住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吸取前几次普查工作的教训,搞好这次普查,我们工作思路就是把数据质量作为整个普查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来把握和控制,注意抓住好几个重点和关键。比如说流动人口、外来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这是我们的重点。在工作思路上比较清晰。第二个就是四川的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签订了工作责任书,比如我们省政府王宁副省长和我们各市州人民政府都签订了责任书,把人口普查工作作为政府的工作,政府的行为和特色体现得比较充分。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个特点,我们认为我们还独创性的编制了一些调查表,因为人口调查最难的就是流动人口、外来人口。我们省人普办一个是编制了普查摸底表,还有外出人口流向统计,这个人到哪里去了,把他的流向搞清楚。所以独创性的编制一些表,对我们特别是摸清外来也好、流动人口也好,帮助很大。第四个,我们把握从每一个环节上注重数据的质量,把数据质量贯穿在整个普查的各个环节和阶段。第五个特点,我觉得对数据的提前研判,可能普查出现哪些结果,哪些情况会影响我们普查的数据,导致我们普查结果不真实,我们提前进行研判、分析,做好预案。所以说通过采取这一系列措施,我觉得比较成功的保证了我们这次普查的成功。
[主持人]:谢谢。我们了解到目前省统计局是公布了普查的主要数据,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下呢?
[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智]:我们5月6日向全省发布了一二三期公报,对全省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进行了发布。我想有这么几个情况,一个是我们全省常住人口达到了8041万人,这个比2000年普查的时候,少了288万人,为什么全国人口都在增长,四川的人口在减少,这个是需要提醒网友注意的概念,统计上主要用的是常住人口,我们现在各级领导,大家更多的习惯于使用我们户籍人口,也就是我们公安户籍管理的人口,我们称为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是居住地概念,是长期在这个地方居住。现在统计上的口径是半年以上,不管你出生在哪里,户籍在哪里,但是长期居住这个地方半年以上我们就统计在这个地方,这个叫做常住人口,四川的常住人口这十年来普查下来8041万人,减少了一点。主要和全省人口变动有关系,四川劳务开发、劳务输出的成绩比较大。到外省打工的比较多,根据我们统计和这次普查结果,全省流动到省外的有1050万人,而省外到我们四川来的只有110万人。省外到四川来半年以上,只有110万人,所以我们四川省是一个净流出的人口大省。这是一个情况,常住人口的情况有所减少。第二是我们家庭户人口,这次普查下来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是2.95人,每一个家庭平均还不到3个人,差一点3个人。这个跟我们国家的趋势也是一样,国家的人口普查下来,人口数,每一个家庭的平均规模,平均家庭规模也是逐渐减小的,国家是3.14。第三个数据,全省的性别构成逐渐趋于合理,这次普查下来,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女性别比达到了100:103.14。2000年我们普查的时候,这个数据是106.98,多3个多百分点,这次普查下来,我们男女性别比在缩小,这个男女性别比的比例区域协调和合理,男女性别比更加下降了一些。这个下降我们分析了一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就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在发生积极的变化,男女平等,大家觉得生男生女都差不多,男女平等这个生育观念正在积极的改变。第二个情况,主要跟我们四川的人口外出有很大的关系。刚才讲了一下,我们四川每年基本上是一千万人口在外面打工,打工的群体里面,大家都知道,主要是以男性打工者为主体,所以男性走得多,导致在家里面,在省内女性的比例就相对高了些。所以男女性别比就比我们十年前有所下降,是这么一个原因。第四个数据就是年龄构成,这次普查下来0至14岁人口占了16.97%,15到64岁占了72%,这个是主体。我们称为劳动年龄段的人口15到64岁,65岁以上我们称为老年人口,占了10.95%,这是第四个情况。还有一个主要数据就是我们民族人口,少数民族人口这次普查下来达到490万人,占6%,全省的少数民族。比五普的时候增加了1.1个百分点,五普的时候是占4.9%,这次普查下来占6%,少数民族人口有所增长。而且主要的少数民族主要是有这么几个,我们少数民族人口在10万以上的有五个民族,一个是彝族有264万人,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藏族有150万人,主要集中在甘孜和阿坝地区。第三个民族是羌族,有30万人,主要集中在我们阿坝州汶川、理县、茂县和北川羌族自治区。第四个是苗族,分散在全省各地都有,回族有10万人。所以少数民族比例整个比例有所增加,这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的关爱和照顾,对民族地区实行了比较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所以说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比较快,而且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和潜力比较大,外出比例也不多。所以导致民族人口增加比较快一些。这就是人口普查这次主要的数据。
[主持人]:从普查数据看,我省人口受教育程度如何?扫盲成果如何?
[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智]:全省受教育情况,这次我们普查下来是这么一个情况,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我们每十万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2470人,上升到6675人,多了4205人,因为我们衡量文化教育程度提高的话,主要是用每十万人有好多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有好多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有好多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十年前,全省十万人口中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只有2000多人,这次上升到6000多人,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原来是7587人,这次普查下来上升到11247人,也多了3000多人。文盲率也由2000年的7.04下降为5.44,所谓文盲率,文盲或者半文盲,文盲就是基本上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我们称为文盲,半文盲就是识字很少,我们有一个数量,不到1500个字,还有就是不能够写便条,简单的可以写两句,留个言那些,不能写便条,识字不到1500个字,文盲和半文盲总量达到437万。它要占总人口的比重,我们称为文盲率,是5.44%,十年前是7.64,下降了2.2个百分点,所以说通过两个方面的指标,可以衡量我们这十年省里面文化教育程度、人口文化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省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是一个情况。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差距,我们虽然这十年我们自身纵向比较,十万人口具有大学、高中文化程度增长不少,文盲率也下降,但是和全国相比,我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全国现在受教育程度,每十万人国家发布了公报,每十万人里面具有大学程度的是8930个人,我们是6600多个,比我们多了2300个人。高中文化程度,全国十万人中是14032人,我们是11200多人,也比我们多3000多人。全国文盲率也比我们低,全国文盲率现在只有4.08,我们是5.44,国家十年前是从6.72下降到4.08,降了2.4个点,我们只降了2.2个点。我们整体文化素质和劳动力素质,离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我们这十年教育发展很快,整个人口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还有一定的差距。
[主持人]:那么我们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执行效果怎样?
[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智]:这次我们普查下来的话,感觉到我们这十年四川人口增长模式我们进入了一个我们称为三低时期,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通过这次普查资料,发现全省出生率是千分之8.9,不到千分之9,死亡率是千分之6.6,自然增长率不到千分之3。所以说我们出生减去死亡就是自然增长,这样下来大约是8000万人,每年自然增长率,千分之3左右,八千万乘千分之3就是每年20多万人口的净增长。我也看了一下十年前的数据,十年前,大约在九几年到2000年之间,我们的出生率大约在千分之15、16的样子,死亡率在千分之7左右。我们出生率减率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因为出生减去死亡就是纯增长的,就是自然增长的、净增长的,就是千分之9左右。十年前也是8000多万人口,一乘8000多万,每年要增加七八十万人,我们现在每年只增长到二三十万人口,这样算下来,我们十年基本上就是可以说少出生了接近五百万人,我推算了一下是480万左右。我们全国的话,计划生育政策贯彻执行比较好,人口得到了有效控制。我们这次普查下来和国家的趋势一样,而且我们三率,出生、死亡、自然增长率,这三率都低于全国,全国这次普查下来,基本上就是五年前的数据,这次普查下来基本上就是千分之十二、七和五。我们下来千分之三左右。所以这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应该说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人口总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加上我们四川的外出人口到省外比较多,所以四川常住人口基本上在八千万人口得到了常态控制。
[主持人]:通过这次普查,我们的人口老龄化情况是怎样的呢?
[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智]:主持人问这个问题很好,老龄化程度各级都比较关注,每一个人都要衰老。这次普查下来,老龄化程度应该说在加剧,我们这次普查下来,我们全省60岁以上的人是达到1308万,占全省总人口是16.27%。这是一个数据。65岁以上的人口是880万,占10.95%,接近11%。一个是60岁以上的人口,一个是65岁以上的人口,通过这两个比例,我们可以判定,四川现在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程度比全国还严峻一些。因为国际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衡量老龄化社会用了两个标准,一个就是我们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达到10%以上就算进入老龄化社会,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也算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四川,刚才给大家介绍了,60岁达到了16%,65岁达到11%,所以说四川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我们老龄化程度比全国还高一些,全国我看了一下,65岁以上的现在只占8.87%,比我们还低2个百分点的样子。说明我们省里面的老龄化程度比较严峻。比较严峻一个是有这么几个原因,一个就是刚才讲的计划生育,这十年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出生人口减少。低年龄组,以前每年要增百八十万人,现在只增加几十万人,低年龄段人口减少,相应导致总人口中15到64岁这个比重增加。还有一个原因,和人口外出结构有关系,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也导致留在家乡的相对年龄比较大一些,所以老化程度就比全国严峻。这是我们省的特点,主要是出生人口下降,这是全国普遍的现象,但是我们省里面出生率下降的幅度比全国快,所以低年龄组人口减少比较多,还有我们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所以说导致老龄人口增加。我们老龄化程度,还有一个就是它的总量比较大,我们全省60岁以上是1300万,65岁以上是800多万,这800多万的话,像我们青海、海南省也就是七八百万人口,我们老龄化65岁以上的人口相当于一个省的人口,就是我们规模很大,这是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是我们增长速度很快,从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我们老龄化上升的幅度很快,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个,我们还呈现出未富先老,发达国家基本上进入老龄化社会,基本上是人均一万美元以上,我们去年刚刚跨过3000美元人均GDP,我们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比较低,整个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养老体系还不健全,养老城乡差别还比较大,所以导致我们养老的压力、问题比较突出。所以说今后社会各界,特别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要更加关注、关心老年人事业,积极发展和推进老年人事业,来很好的解决老年问题,让每一个老年人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托,夕阳无限好,成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主持人]:谢谢。介绍了老龄化问题,我们想继续了解下我省的城镇化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智]:接下来我再把我们省里面城镇化进程也给我们各位网友介绍一下。城镇化实际上从我们统计上来讲,就是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别占我们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实际上就是居住在城里面的人口占我们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就称之为城镇化率,哪些人住在城市,哪些人住在乡村,城市人口有好多,它的比率就称之为城镇化率。这次普查下来是这么一个情况,四川的城镇化率2000年我们达到了40.18%,也就是近4成的人生活在城市。换句话说,有40%的人生活在城市里面,60%的人生活在农村里面。而十年前我们城镇化率只有26.69%,也就是26.7%。所以这十年的话,也就是我们整整城镇化率提高了13个百分点。而前一个十年,我们再看前一个十年,1990年到2000年,我们这个城镇化率的步伐就显得比较慢。我给大家公布一个数,1990年的话我们城镇化率是21.2%,到了2000年的时候,到了26.6%,也就是说这十年只上升了好多呢?5.4个百分点。这是前十年1990年到2000年,人口普查是十年搞一次,这十年城镇化率只提高了5.4个百分点。而我们这十年,2000年到2010年,整整提高了13个百分点,还多一点。提升幅度很大,进程很快。通过这个数据表明我们省这十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地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反映在我们这次人口普查中,还有城镇化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我们看到我们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要注意我们全省的城镇化率的差距,我们和全国的城镇化率的差距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全国这次普查下来城镇化率达到49.68%,也就是说基本上是一半对一半了,一半的人在城市,一半的人在农村。相比之下,我们省还刚刚翻过40%,比全国还差9个多百分点,我们今后将继续坚定不移,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这是这方面情况。
[蒂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能为我省“十二五”的发展提供哪些具体的指导?
[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智]:感谢这位网友对我们人口普查的关心,对全省“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关心。应该说“十二五”制定的时候,正是我们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现在的数据才刚刚发布和公布,如果是我们这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直接用于“十二五”规划,肯定不现实,这是实事求是,因为我们规划已经制定出来了,但是通过我们这次全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把我们全省人口总量、结构、分布,包括城乡人口搞清楚过后,对下一步我们“十二五”规划的执行,因为“十二五”规划是五年规划期,在每一年执行过程中,我们有了2000年这个基础数据,对“十二五”规划制定有一个很好的指导、参谋和修订的作用。比如我们人口出来过后,人口总量,全省现在是8040万,“十二五”要达到好多,根据我们现在出生死亡情况,目标是不是高了,是不是慢了,有一个参谋参考的作用。包括我们对“十二五”其他各个方面。因为人口数据是最基础的数据,包括教育事业的规划、民生事业规划、体育发展规划,都要用到我们人口数据,所以应该说这一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们把全国人口家底摸清楚了,从总量到结构到分布,特别是分年龄段的人口数据,非常宝贵。因为我们每年要搞一些人口抽样调查,或者是我们称为小普查,每十年之间,逢五的年份搞一个小普查。但是每一个年龄段的人口有好多,这些只能通过普查来解决。比如0到7岁好多人口,0到14岁好多人口,15到25岁好多人口,这个只有通过每十年的普查来完成。分年龄段的人口搞清楚过后,对制定我们规划,比如说分年龄段人口0到7岁有好多,对我们以后规划好多小学、好多幼儿园,60岁以上有好多人口,敬老院、养老设施,这些规划都体现在方方面面,确实用处是非常大的。因为人口数是最基本的家底,特别是我们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没有把人这个家底搞清楚,改革成果要由人们来分享,发展目标是为了我们人们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幸福,所以说离开这个人,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说这次普查下来对我们“十二五”规划,包括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普查的结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暴雨]:如何确保人不在当地能够登记准确?
[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智]:这个网友问得很专业。我们这次普查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人采取了两头登记的办法。刚才介绍的是,我们按照常住地来登记,不管你户口在哪个地方,你居住在某地半年以上就要进行登记,同时为了保证人口不重不漏,我们还在户口登记地进行登记,采取了两头登记,见户口就登记,见户口就登、见人就登,不管你在哪个地方。我们去年11月1号0点普查登记的时候,你人住在哪个地方,就在哪个地方登记,这是一个原则。还有一个,对户口所在地也要进行登记,采取两头登记办法确保人口不漏统,这是吸取了我们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经验。前十年人口普查登记的时候采取常驻地登,人外出了过后,比如四川人到海南、新疆,就在海南、新疆进行登记,就不在四川户口所在地登记。人流动是最复杂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会议室开个小会,一会儿除去接个电话、一会儿出去会个人,上个厕所,人都统计不准,还不说全国十几亿的人口,人口不停的流动和变换,非常难登记。上次五普的时候只见人登记,但是有些人今天在这个地方,明天在那个地方,晚上在这,白天在那,确实流动性很强,不容易找到,所以出现了部分人的漏登。这次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户口所在地也进行登,采取两头登记的办法,保证了我们人口不漏登。
[小刺猬]:省统计局怎么保证发布的数据准确无误呢?在数据的审查上是怎么把关的呢?
[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智]:我们这个数据发布,发布的数据就是我们普查出来的数据,由于我们普查的数据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普查方案,坚持依法普查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并且制定了明晰、科学的普查工作思路,整个质量控制得比较好,所以说应该说我们这次普查出来的数据,是客观真实的,数据之间的逻辑是比较清晰的,也是符合我们四川的实际。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这次普查出来的外出人口,到省外务工人员达到1050万人,我们这个数字不是孤立的,我们就要和其他部门掌握的数据进行比对,比如说我们省劳务办,省劳务办09年的时候,我们省劳务办掌握的全省外出务工人员就是1100多万,和我们这次普查下来的数据就很接近。还有包括某一个年龄段的人口,0到7岁的人口是好多,和我们教育部门,比如幼儿园、小学掌握的人口,是可以进行比对的,通过这些比对,我们认为我们这次人口普查整体数据质量还是比较高的。我们这次全国普查完了以后,进行事后质量抽查,数据质量高不高,检验一下,我们全国抽了400多个普查小区进行数据质量复核,发现人口普查漏登率只有0.12%,五普的时候漏登率是1.8%,国际上衡量漏登率3%到5%都是很好的。我们的漏登率是很低的,所以我们普查出来的数据质量比较高,我们严格按照普查出来的数据进行发布,所以我们发布的数据也是客观真实的,有统计权威性。
[主持人]:在这次人口普查中有没有什么优秀事迹可以跟我们分享的呢?
[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智]:这个说起来我们也很感动,人口普查十年一次,主持人刚才也讲了,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这是全国13亿人大点名啊,每一个人都要点名,动用的人力财力物力相当大的。全国800万普查员和指导员,我们四川用了60多万名普查员和指导员,人数是用了这么多人。持续的时间,从09年5月份,国务院发通知,到09年9月份省政府发通知,到现在持续两年多时间,还没有结束,明年人口普查工作才结束。有这么多人,持续这么长时间,肯定有很多先进的事迹。比如我给大家举一个,普通的一个普查对象,我们内江市隆昌县胡家镇有个村民叫陈杰才,他一家人常年在外打工,当得知人口普查这个事情过后,他主动的把家里面的人口信息,每一个人的基本情况写出来,然后用挂号信寄回他的家乡胡家镇,他还有个小孩是09年12月出生的,出生在昆明东风医院,还附了出生证明,我们收到这个挂号信的时候很感动,我们进行人口普查人口摸底的时候,只摸到他家里面只有4个人,恰恰把09年12月份出生的小孩就漏掉了,所以他一个普通的公民,能够主动把家里面的情况进行申报,而且用挂号信的形式寄回家乡人普办,这是普通公民对全省人口普查的支持,这是一个例子。第二个我想说下我们的普查工作者。11月1号这一天,是我们普查登记日,这个登记日正好是达县统计局副局长唐局长,也是主抓全县人口普查工作的,达县是一个一百多万人口的大县,这一天正式登记,他带领普查员入户进行登记,走家串户,整个一天非常辛苦。市里面领导到达县去检查,两点多钟才到一个农家小院吃饭,那一天恰恰是他的生日,家里煮好饭,妻子小孩等他回家吃饭,当时两点过我们到一个农家小院吃了一个便餐。他当时频频举杯祝福大家,大家都搞不清楚,还说这个人平时不开腔不出气的,今天怎么有点反常,后面才知道是他的生日。我们的普查工作者在生日这天也在进行工作。第三个,我们这次普查整个有60多万普查工作者,还有因工去世的普查员,广元剑阁县一个乡镇的普查员骑着电摩托到镇上开普查工作会,结果和一个无人货车相撞,出车祸,因工去世了。还有57名普查员和指导员因工致伤,比如被狗咬到了,晚上出去普查摔倒了。因工致伤的还有57名,还有一名同志去世。这是我们普查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例,非常感动。
[联想]:对这次人口普查您个人有什么样的感受?
[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智]:这个感受,我作为主管主抓全省人口普查工作的负责人,感触也很多。我想用这么三句话,24个字来概括一下我的心情。普查初期开始的时候,应该是叫做如履薄冰,非常紧张。我虽然在统计部门工作了20多年,但是从来没有搞过普查,虽然全省里面搞了很多次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但是我一次普查没有参加过,包括我们人口处有几名负责同志也没有搞过普查,所以开始初期是如履薄冰,非常紧张。在整个普查过程中,任务繁重,十分辛苦。我们从培训、普查、宣传、动员、物资准备,非常辛苦,转战全省各个地方,包括我们培训到市州县去,要一千多人,因为不培训大家入户登记搞不清楚,访问技巧这些,任务繁重,十分辛苦。第三句话我觉得是进展顺利、倍感欣慰。到了目前为止,我们全省整个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在我们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普查工作者的支持努力下,进展有条不紊,非常顺利。作为我们主管这方面工作的同志来说,比较欣慰和高兴。三个阶段的心情可以用这三句话来形容。
[主持人]:最后请陈局长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次普查有没有得出什么先进的普查工作经验?
[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智]:先进的工作经验,我想了一下,通过我们这次普查,我想有这么几个先进的工作经验。一个是我们有力的组织领导,凡是涉及到普查,都是量很大、面很宽,涉及范围广。普查普查就是一个普字,都要到,包括我们的人口普查,现在进行的水利普查、污染源普查,工作量都很大,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所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这是第一位的。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要有科学的普查方案。科学普查方案,如何进行实施,我们要制定科学、有序、高效的普查方案,刚才讲的普查登记原则,采取两头登记的办法,避免人口漏登,还有我们这次登记的范围,把以前只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这次把它改登成了凡是在中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都进行了登记。我们第一次对港澳台同胞和境外居民,我们称为老外,也进行了登记。所以说通过这次也掌握了境外居民和港澳台同胞的情况。这次普查下来,给大家公布一个数据,全国有102万港澳台和境外居民,港澳台同胞是42万人,香港同胞在全国居住有23万人,台湾17万人,澳门同胞有2万人,我们称为港澳台同胞。境外就称为境内的外国人,有60万人。科学的普查方案,完善修订后对我们普查是很有帮助的,这是第二个先进经验。第三个,我觉得是叫做是专业的普查队伍,因为这个普查的话,是一个技术性、业务性比较强的工作,而且要能够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我们持续时间这么长,特别是数据处理的场面,我们成都市集中了一个5楼到6楼,每天是几百人,每天供应盒饭都几百盒,那个场面非常大。人休息机器不休息,几班倒进行整理,非常辛苦,要有专业奉献的普查队伍。第四点,要有相应的经费做支撑。普查工作非常辛苦,我们这次聘请的全省60万名普查员和指导员,有些还都是做贡献、做奉献,工作了两个多月、三个月还没有拿到应有的补贴。因为现在相应的经费支持还不是很到位,还需要我们今后的普查,我觉得特别对我们两员的补助力度还要加大。像国外,美国搞人口普查,140多个亿,接近100个亿主要是用于人工成本,我们这方面还要提升一些力度。第五个,我觉得要有强力的舆论氛围,宣传工作很重要。只有让我们广大的普查对象都理解、知晓、配合,才能够支持。所以强有力的宣传、声势浩大的宣传,能够对我们普查起到非常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包括我们去年在政府网站给各位网友进行交流,也是宣传,今天来交流也是一次宣传,所以还要借这个机会对新闻界的朋友表示感谢。这次人口普查之所以能够家喻户晓、声势浩大、有声有色,跟我们各个新闻媒体大力支持、大力宣传是分不开的,借这个机会对我们新闻朋友表示感谢。通过这次普查得出来这么一些切身体会和感受,对我们今后的普查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主持人]:谢谢陈局长的耐心解答,也感谢广大网友对我们人口普查工作的支持和关注,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此结束了,我们下次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