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及各类促消费活动助推带动下,德阳消费品市场稳步回暖,发展态势稳定向好。
一、市场运行情况
(一)消费市场加快恢复
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国内经济稳定恢复,居民消费需求加快释放。上半年,德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6.2亿元,累计增长7.4%,增速较全国、全省分别低0.8、0.2个百分点,但与全国、全省的差距较第一季度分别缩小4.0、3.1个百分点,排名从1-2月的20位上升至14位。从月度看,5月、6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连续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达到14.3%、20.0%,上行趋势明显。
(二)线上消费持续旺盛
在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业态为特征的新型消费持续壮大,消费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上半年,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累计增长5.2%,拉动社消零0.6个百分点。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餐饮收入累计增长26.2%,比总体餐饮收入(7.9%)高18.3个百分点。
(三)新能源汽车销售热度不减
随着新能源汽车消费环境日益改善,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逐渐升高,在各类消费政策刺激下,德阳新能源汽车销售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上半年,限上新能源汽车销售累计增长53.8%,比传统燃油汽车销售增速快65.3个百分点,拉动汽车类销售增长3.6个百分点。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餐饮消费尚未完全恢复。上半年,限上企业(单位)实现的餐饮收入累计增长1.7%,增速较全国(23.5%)、全省(6.6%)分别低21.8、4.9个百分点。餐饮业发展还有较大上升空间,需进一步发力。
二是大宗商品拉动力减弱。上半年,限上企业汽车销售累计下降10.8%,增速比全省(4.0%)低14.8个百分点,拉低德阳社消零0.6个百分点。限上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累计下降2.9%,增速比全省(3.8%)低6.7个百分点,其中6月,限上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同比下降9.1%,拉低德阳社消零(20%)0.5个百分点。当前,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稳增长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三是各区(县、市)消费市场发展不均衡。上半年,什邡市、绵竹市限上零售额分别下降17.9%、20.2%,增速比全市最高的罗江区分别低25.7、28.0个百分点。
三、建议
一是扎实推进升规入统工作。持续抓好企业培育,建立培育库,提升限上主体质量,不断壮大限上规模。商务、市场监管、税务等各部门强化协调联动,打好“组合拳”,共享信息数据,深挖、筛选具有“升规入统”资质的潜力企业,及时推动相关企业升规入统。
二是多措并举助推住餐消费。把握暑期旅游业复苏窗口期,聚焦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幕活动,开展各类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促消费活动,加大“旅游+”线上推广力度,促进旅游消费需求在德阳落地释放,进一步带动住宿餐饮业恢复发展。加大对地方美食产业的扶持推广力度,参考“淄博烧烤”的出圈模式,结合德阳当地餐饮特色,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资源打造德阳餐饮文化品牌。
三是深度挖掘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潜力。汽车消费是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环节,汽车销售对全市消费品市场整体发展影响较大。切实用好新能源汽车相关补助政策,通过购置补贴、充电补贴、汽车下乡等方式加快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四是大力培育本地优质电商企业。充分挖掘电商行业发展潜能,加大对电商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为电商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抓好达限电商企业培育,持续在扩大产品发展规模、拓宽营销渠道、打造区域品牌上下功夫,有效推进企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升级,推动德阳市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