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8亿元,下降10.6%,降幅较1—7月收窄1.6个百分点。
一、基本情况
(一)限上单位销售持续改善。8月,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分别较6月、7月提高21.7、5.4个百分点,为邻水5·9疫情以来首次正增长。
(二)国有企业贡献突出。8月,全市国有企业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4个百分点,比非国有企业高2.7个百分点。
(三)多数商品销售实现正增长。超八成限额以上商品类值销售正增长,较7月提高37.5个百分点。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单位16类商品中,13类商品零售额正增长,14类商品零售额增速比上月加快。
二、存在问题
(一)半数以上汽车4S店销售疲软。受汽车市场进入传统销售淡季影响,8月,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增速较7月下降7.2个百分点。半数汽车4S店零售额增速较7月有所下降。
(二)餐饮消费持续下降。8月,全市限额以上餐饮收入连续5个月持续下降。30个单位拉低限额以上餐饮收入5.0个百分点。
(三)居住类商品销售持续负增长。8月,全市限额以上居住类商品拉低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7个百分点。今年来8个月均保持负增长,且降幅超过10个百分点。
(四)新增企业严重不足。8月,全市无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新增入库。
三、对策建议
(一)调动各地积极性推动商贸经济发展。面对消费持续下滑的态势,行业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鼓励各地挖掘优势产品资源,打造特色产品品牌,推动全市商贸经济发展。
(二)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引领作用。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应加快国有销售企业改革,整合组建大型销售公司,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销售企业。
(三)聚焦重点销售行业企业。各地要帮助提升重点销售行业企业规模化、品牌化水平,提高营业收入,进一步拓宽销路,打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