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分析 > 全省分析

网购公平需加强监管 消费升级重有机环保—2022年四川“3.15”消费者权益日专项调查报告

日期:2022-03-14 09:48 来源:调查中心
【字体:

围绕当前社会公众关注的消费热点,结合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22年消费维权年主题共促消费公平,为及时了解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省消费现状、相关防控措施对消费的影响、消费者对诚信经营和消费公平的诉求以及对消费升级的认知等,20223月上旬,四川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组织开展了四川“3.15”消费者权益日专项调查,旨在为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维护好消费者权益,促进四川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本次调查通过云平台调查[1]方式进行,访问对象为全省21个市(州)年龄在18—70岁之间的城乡常住居民。调查抽样根据四川人口分布情况进行设计,具体采用分层二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全省共计完成样本量3700个,受访者年龄、性别、城乡、学历等各项分布情况合理,样本代表性强,客观反映了四川消费者的评价和诉求。

调查结果显示:

2021年消费过程中,有84.3%的受访者遇到过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广告虚假宣传”“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较突出,受访者反映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现象比较突出的消费场所主要集中在网购方面,尤其是网络团购平台”“直播带货等。受访者认为当前消费升级应该主要体现在绿色有机食品健康环保日用品等方面,反映出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绿色有机、健康环保理念已渐渐深入人心。疫情期间受访者家庭消费主要在旅游外出就餐方面受到限制,疫情稳定或结束后,将迎来一小波在旅游休闲餐饮美食等方面的消费意愿和需求。

总体来看,目前消费市场形态更加多元化、复杂化,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现象较为突出,监管部门及网购平台方需进一步强化管理意识,科学合理制定规则并加强监管,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新业态健康发展。同时,继续加快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水平,促进消费升级。

一、消费评价:受访者对2021年实物性消费商品质量最满意的前三位是手机”“家电生活日用品,对服务性消费服务质量最满意的前三位是公共交通服务”“快递物流服务购物服务

(一)2021年主要实物性消费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平均得分为72.49分,保健品质量满意度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商品。

调查显示,20218类主要实物性消费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平均得分为72.49分,其中,手机”“家电”“生活日用品的满意度评价得分[2]排前三位,保健品满意度评价得分最低,为57.60分,明显低于其他商品。评价得分最高与最低相差22.01分(详见图1)。

1 2021年主要实物性消费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得分





分城乡看,城乡受访者对8类实物性消费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平均分基本一致。具体来看,药品”“生活日用品”“手机”“家电”4类商品评价得分城镇高于农村,保健品”“食品”“服装”“汽车及零配件”4类商品满意度评价得分农村高于城镇。

分年龄来看,18—30岁的受访者对8类实物性消费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平均分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的受访者,尤其对服装”“手机”“汽车及零配件的满意度评价,较其他年龄段受访者低3.5分以上。

(二)2021年主要服务性消费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平均得分为71.07分,女性评价高于男性,农村略高于城镇。

202110类主要服务性消费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平均得分为71.07分,其中公共交通服务”“快递物流服务”“购物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得分排前三位,医疗服务”“通信和网络服务”“教育培训服务”“金融保险服务”4类服务性消费质量满意度评价得分低于70分,评价得分最高与最低相差13.61分(详见图2)。农村受访者对10类主要服务性消费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平均分(71.38分)较城镇受访者(70.98分)略高0.40分;女性受访者满意度评价平均分(71.94分)较男性受访者(70.73)高1.21分。

2 2021年主要服务性消费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得分


二、 消费结构:2021年个人或家庭主要消费支出中,选择购买食品、日用品”“子女教育服装、化妆品的比例排前三位

对于受访者2021年个人或家庭的主要消费支出,表示是购买食品、日用品的比例最高,为82.5%;其次是子女教育,为34.0%;第三是服装、化妆品,为33.1%。分城乡看,城镇受访者选择还贷款服装、化妆品的比例分别较农村高12.96.9个百分点,而选择看病医疗的比例较农村低10.5个百分点,其余选项的选择情况差异不大(详见表1,此题为多选,选项相加不等于100%)。

1 受访者2021年主要消费支出情况表

支出项目

排序

选择比例



农村

城镇

购买食品、日用品

1

82.5%

81.5%

82.9%

子女教育

2

34.0%

36.0%

33.3%

服装、化妆品

3

33.1%

27.8%

34.7%

还贷款(包括房贷、车贷等)

4

29.4%

19.5%

32.4%

看病医疗

5

28.8%

36.8%

26.3%

购买家电及手机等电子产品

6

26.6%

29.2%

25.7%

购房、建房、装修

7

14.3%

12.3%

14.9%

房租

8

8.1%

7.9%

8.2%

旅游

9

5.2%

2.8%

5.9%

购买汽车

10

5.0%

4.8%

5.0%

养生保健

11

3.5%

2.5%

3.8%

文化体育

12

3.2%

2.0%

3.6%

其他

13

1.6%

2.9%

1.2%

三、信用及消费公平:较多受访者2021年遇到过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问题,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现象比较突出的消费场所主要集中在网购方面

(一)84.3%的受访者2021年遭遇过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主要是广告虚假宣传”“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问及受访者2021年的消费中,遇到过哪些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问题时,仅有15.7%的受访者表示没有遇到过,表示遇到过的问题中,广告虚假宣传的选择比例最高,为50.7%;其次是个人信息泄露,为40.3%;第三是虚假促销诱导交易,均为29.7%(详见图3,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

3 受访者在2021年消费中遇到不诚信经营现象的情况


分城乡来看,农村地区有22.2%的受访者表示没有遇到过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问题,城镇为13.7%,两者相差8.5个百分点。对于遭遇到的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城镇受访者选择泄露个人信息的比例明显较农村高16.2个百分点;农村受访者选择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的比例较城镇高5.7个百分点。

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目前消费市场形态更加多元化、复杂化,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现象较多,广告虚假宣传”“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突出,监管部门需加大管理力度。

(二)网购超市是当前最主要的消费场所和渠道,受访者反映网络团购平台”“直播带货等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现象较为突出。

问及受访者“2021年主要的购物消费场所或渠道时,表示是网购超市的比例排前两位且远高于其他选项,分别为83.7%75.3%,第三是/中型商场,占35.3%。分城乡来看,城镇和农村受访者选择网购超市的比例都明显较高,均排在前两位,此外农村受访者选择集市街边店铺便利店的比例也较高,分别为40.5%38.0%(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

同时问及受访者认为当前哪些消费场所的商家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现象比较突出时,网络团购平台的选择比例最高,为45.5%;其次是直播带货,为38.0%;第三是微商微店,为26.4%;另外,表示都没有的占17.0%(详见图4,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分城乡来看,城镇和农村受访者选择比例排前三位的均为网络团购平台”“直播带货微商微店

以上结果表明,受访者反映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现象比较突出的消费场所主要集中在网购方面,而网购又是当前最主要的消费场所和渠道之一,监管部门及网购平台方需进一步强化管理意识,科学合理制定规则并加强监管,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引导新业态健康发展。

4 受访者认为当前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现象比较突出的消费场所


四、消费升级:受访者认为当前消费升级应该主要体现在绿色有机食品健康环保日用品等方面,收入水平较低是目前影响消费升级的最主要原因

问及受访者认为当前消费升级应该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时,绿色有机食品的选择比例最高,为72.0%;其次是健康环保日用品,为68.8%;第三是改善性住房,为41.9%(详见图5,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分城乡来看,城镇受访者选择精品旅游高品质文化娱乐的比例较农村受访者分别高9.6个百分点和5.1个百分点,其余相差不大。

5 受访者认为当前消费升级应该体现的方面


以上结果表明,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绿色有机、健康环保理念已渐渐深入人心。

进一步问及受访者目前影响本人或家庭消费升级的主要原因时,选择收入水平较低的比例最高,为63.7%;此外选择为子女教育预留资金”“工作和收入的不稳定”“为医疗预留资金的比例也均超过30%,分别为32.5%32.1%31.3%(详见图6,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分城乡来看,农村受访者选择工作和收入不稳定”“收入水平较低的比例分别较城镇受访者高20.3个百分点和13.7个百分点;城镇受访者选择购房还贷压力大的比例较农村受访者高10.5个百分点。

6 受访者认为目前影响消费升级的主要原因


五、疫情影响:疫情期间家庭消费主要在旅游外出就餐方面受到限制,46.4%的受访者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费能力比前两年下降

问及受访者疫情期间,家庭消费主要在哪些方面受到限制时,31.9%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受到什么限制,表示受到限制的方面中,旅游的选择比例最高(38.7%),其次是外出就餐31.9%),第三是基本生活23.6%),其余选项的选择比例均在20%以下(详见图7,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分城乡看,农村受访者选择没有受到什么限制的比例较城镇受访者高7.3个百分点;城镇受访者选择旅游外出就餐受到限制的比例分别较农村受访者高21.7个百分点和8.4个百分点。

7 疫情期间受访者家庭消费受到限制的主要方面


同时问及受访者与前两年相比,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本人或家庭消费能力有什么变化时,46.4%的受访者表示有下降(包括25.9%的受访者表示有一点下降20.5%的受访者表示下降了很多),35.6%的受访者表示基本持平18.0%的受访者表示有提高,详见图8

8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受访者消费能力与前两年相比变化情况


六、疫情稳定或结束后的消费意愿

(一)疫情稳定或结束后,受访者主要在旅游休闲餐饮美食方面增加消费。

问及受访者在疫情稳定或结束后,可能在哪些方面增加消费时,选择旅游休闲的最多,选择比例为56.3%,其次是餐饮美食,选择比例33.8%,此外选择文化娱乐健身养生保健的比例分别为23.4%21.4%,其余选项选择比例均低于20%。详见图9(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分城乡来看,城镇受访者在疫情稳定或结束后,可能在旅游休闲”“文化娱乐”“餐饮美食”“健身养生保健方面增加消费的比例分别较农村受访者高28.210.58.48.2个百分点;农村受访者在医疗卫生防护用品方面增加消费的比例较城镇受访者分别高7.76.7个百分点,此外农村受访者表示不增加消费或者不确定的比例较城镇受访者高9.4个百分点。

9 疫情稳定或结束后受访者可能增加消费的方面


(二)线上购买生鲜、果蔬等,配送到家等网络消费模式被受访者接受。

当问及受访群众,疫情稳定或结束后,愿意继续使用哪些网络消费模式时,选择线上购买生鲜、果蔬等,配送到家的比例最高,为50.6%;其次是网络餐饮配送,为28.3%;第三是无接触配送,为22.3%。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的比例也均超过了15.0%。详见图10(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

10 疫情稳定或结束后,受访者愿意继续使用的网络消费模式


城镇受访者愿意继续使用网络消费模式的比例较农村受访者高12.3个百分点;女性受访者愿意继续使用网络消费模式的比例较男性受访者高8.2个百分点;受访者继续使用网络消费模式的意愿与年龄呈负相关,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

以上结果反映出,新的网络消费模式正在积极地被群众接受和使用,消费习惯正在慢慢发生变化,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大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1] 云平台调查简介: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推送问卷,由调查对象自行选择填答的调查方式,该调查方式推送的调查问卷链接具有唯一性,只能回答一次,访问成功后,链接立即失效,有效保证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2] 满意度评价得分计算方法:所有评价项目的满意度评价均以打分方式进行,打分范围为010分(非常满意为10分,从高到低,非常不满意为0分),在剔除“不了解”、“说不清”的样本后,将受访者对不同分数的选择比例乘以对应的分值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即为某个评价项目的满意度评价得分。


相关信息: